天瑞老師,你是不是有這種想法:對于二十年后的人而言,現在發生的事已成歷史,所以盡管這個時代還沒埋下去,但在未來人看來膠囊已經埋了二十年?
白楊笑了。
我一愣,點點頭。
實際上這不可能發生,因為根本就挖不到。白楊說,我花了很長時間摸索和嘗試,總結出的第一條規律——我叫做時光慢遞三定律第一定律,就是“時光慢遞要成功的第一個前提條件,是發件方必須知道快件位置的確定信息,或者說快件的狀態必須是確定的,包括空間坐標和時間坐標。”
在操作層面上,就是發件方必須把膠囊切實埋好之后,才具備時光慢遞的前提條件。白楊說,而在埋好之前,它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只要存在不確定性,時光慢遞就有概率失敗。
說完,白楊又總結了一句:
總而言之,膠囊埋好之前嘗試運送的都免談,一票否決,就像我剛剛舉的那個例子,盡管我準備晚上埋膠囊,在我在行動之前有一萬種原因把這事耽擱掉,比如說我下樓的時候摔一跤不幸骨折了。
筆者消化了一會兒這幾句話,隨即意識到一個問題:
你第一次時光慢遞的時候,是把膠囊埋好之后再通知半夏的,這滿足了第一定律,為什么還是失敗了?
白楊輕吁了一口氣,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天瑞老師,你再設想一種情況,你仍然生活在二十年后,而我生活在現代,你用電臺跟我通話,讓我把膠囊埋在某個地方,然后你再去挖……你能挖到么?
他沒有留給筆者插嘴的時間,徑直往下說:假如能挖到,這里就存在一個悖論呀,天瑞老師你看,你生活在未來,我生活在現代,你的要求是因,我埋膠囊是果,因怎么可能發生在果的后面呢?這因果關系不就顛倒了嗎?
筆者此時完全沉浸入了思考中。
而白楊再把這個問題往更荒誕的方向上推進了一步:
天瑞老師,你在室外的草坪上挖個坑,然后用電臺通知我,讓我在同樣的地點埋個膠囊,那會發生什么呢?
原本空空如也的坑里突然蹦出來一個膠囊嗎?
筆者愈發吃驚。
這個問題確實荒誕,但又難以解釋。
假如我生活在二十年后,我面對著一堵白墻,用電臺穿越時間通知白楊在同一堵墻上畫一幅畫,那么我眼前的白墻會發生什么變化?
突然變出一幅畫來?
我搖了搖頭,表示想不通,無法解釋。
只能等待白楊解密。
無須解釋。白楊說,因為這一切不會發生,不會發生悖論,你生活在二十年后,用電臺通知我去埋膠囊,但是你不會挖到它,你挖個坑讓我在同一個位置埋膠囊,那個坑不會有任何變化,仍然是個空空如也的坑。
照這么說,如果我生活在二十年后,看到一面白墻,再用電臺通知你在同一面白墻上畫畫,我看到的白墻仍然不會有任何變化?
我問。
是的,仍是一堵白墻。白楊點點頭,不會有任何變化。
為什么會這樣?
筆者相當詫異。
這個問題的原因,和我第一次時光慢遞失敗的原因是同一個。白楊嘆了口氣,他忽然正了正色,用很嚴肅的語氣對筆者說:
因為它違反了時光慢遞第二定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