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紳站在皇帝榻前半晌,皇帝緊閉著眼睛躺在那里,呼吸細微而急促,無論他怎么說話,皇帝都沒有醒來的跡象。
謝長紳入仕以來,只覺得這一刻無比的漫長。
他在側殿看到了徐皇后,徐皇后坐在那里,祁王世子縮在徐皇后懷中,仿佛備受欺凌的孤兒寡母。
謝長紳向皇上、皇后行了禮,從大殿中退了出來。
“謝相。”
官員們一路跟隨,向要問問謝長紳接下來該怎么辦。
“我年紀大了,”謝長紳道,“這些事還是大家商議吧”
徐皇后的意思很明確,被李佑揭穿之后,她干脆不再遮掩,就這樣把持著祁王世子,不肯讓他們上前說話。。
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模樣。
徐皇后還沒有拿到皇位,卻已經將自己當做了皇帝,而祁王世子,一臉的驚恐,仿佛完全沒有了主意。
徐皇后瞞著祁王世子追殺祁王,還要他們陪著演出一場大戲,從前也有挾持幼弟的太后,但至少擔得起污名。
可眼下的徐皇后新帝還沒登基,就急著將過錯都丟給未駕崩的皇帝和他們這些臣子,未免太過難看了。
徐家和徐皇后一向只看利益,這些年就沒有做過一件好事,一切都是迎合皇上的心意。
還有這個祁王世子,真的就沒有半點思量
將來就算跟隨徐皇后,也難善終不說,這樣的人把持朝政,恐禍及百姓。
“謝相慢走,”內侍忽然將謝長紳喊住,“皇后娘娘請您過去說話。”
謝長紳停下了腳步。
這宮中變動太大,宮人和內侍不少都被押起來,杜正顯然也被束縛,這一切總要有個說法,需要有人承擔。
皇后這時候的“依仗”,是為了方便將來推脫罪責。
這樣畢恭畢敬地請他入局,不免讓人覺得可笑。
“只有我恐怕不行,”謝長紳看向身后的六部尚書,“諸位與我同去吧商議一下,接下來該怎么辦”
眼下可能有幾個結果。
一是迎魯王或者祁王入京。
二是殺了魯王和祁王,擁立祁王世子。
三是為徐家效命,幫助徐皇后掌權。
第一條路不是不行,但朝廷與魯王、祁王兵馬交戰,不少官員都因此得罪了魯王、祁王,他們中人登基,那些曾站在朝廷這一邊的官員,必定要被報復。而且到底是魯王還是祁王,恐怕也有爭論。
第二條路,擁立祁王世子就要殺掉祁王,祁王世子登基之后,會不會為父報仇
第三條路,太后掌權,緊跟在后面的就是皇帝和太后的爭斗
所以要怎么選
誰又能整飭現在混亂的局面
兵強馬壯,人心所向
謝長紳再次站在大殿前,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名字,眼下大齊成了氣候,能夠一爭的人,除了魯王、祁王、徐家之外還有宋羨。
李佑出京之后,一路北逃,是不是去找宋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