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領導也尷尬的笑了笑,“先看看最重要的,六個龍門吊,六個2000立方高爐,12個100噸的轉爐,48個五十噸的魚雷罐車,一條內部鐵路,一個飛機場....”
“我們冶金的計劃很簡單,規劃好位置,炸彈炸出地基,剩下的時間來運土方,準備材料。接著就是鋼筋、高強度速干混凝土快速澆筑地基。”
“首先建造的第一個建筑,一定是高爐,我計劃提先建造三臺240噸級的80米塔吊,吊起用生鐵鑄造高爐內殼,接著用鋼板拼接外殼,耐火材料直接澆灌。內殼不回收,開爐直接煉化。”
“等會,80米塔吊?”
“這個軋鋼廠會生產的,后續需要你們提供的設備和材料,也會給你們技術的....”
在場的人此時已經陷入了懵逼當中,都感覺上了賊船,一百噸級別轉爐,2000立方的高爐,聞所未聞啊!
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現在最大的高爐,也就是武鋼的1000立方高爐,并且技術還沒有吃透,都是老大哥搞了一半跑路的版本,能不能正常生產還是個問題呢。
看著這些圖紙,眾人都不知道說些什么,每一張感覺都很合理,但是就是太大、太夸張了。
哪個什么120噸雙梁龍門吊,能吊起兩只五十噸魚雷罐直接將鐵水倒在一百噸的轉爐中,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尤其是什么新型塔吊,一個標準節2.5米,最高支持60節一百二十米,能吊起240噸重物,簡直就和開玩笑一樣,怎么可能有這種東西?
不對勁,太不對勁了。
這時,張自強也有點虛,不過更多的還是期待。
會議很快進入了正題,建材的生產任務、耐火材料的生產任務,全部教給了在座打算參與本次工程建設的兄弟單位。
鐘老那邊也沒有閑著,一些機械類的設備和零件還是需要他出馬的,比如風機、熱風機、管道閥門、鋼索。
總之,這個工程肯定不是一家企業能搞定的,軋鋼廠最多承包70%的鋼件和器械,其他都要合作。
經過一系列討論,眾人定好時間,各自準備起來。
大領導留下何苦,直接大手一揮,抽調了一千五百職高的學生過來幫忙,實際上就是參與建設,后期當成技術人員分發下去。
現在的職高可能和后世不太一樣,就很受到重視,真正能掌握基礎技術的那一批人,然而這一批的職高生比較倒霉,600立方高爐剛剛摸透,何苦直接上2000立方了。
三天后,就是奠基儀式。
周老得知后表示要參加,全力支持冶金工業步入現代化,一號雖然沒來,但表示要在竣工儀式上剪彩,還要參加新廠開工儀式。
在這之前,何苦根本就沒有想到會驚動如此大人物,但楊廠長卻習以為常,58年軋鋼廠煉出第一爐鋼的時候,兩位老人也來過。
這次比之當年,工程規模和影響力明顯更大,甚至建成之后能瞬間壓得同行喘不過氣。
看看這些爐子就知道了,100噸級別的轉爐可以等于噸級弟弟轉爐,120噸龍門吊比25個5噸龍門吊加起來還要強。
奠基儀式軋鋼廠根本就沒有邀請人,但到奠基儀式開啟前十分鐘,陸陸續續來了三位巨佬、兩位大佬,周老、陳帥、聶帥、姜、陳兩位司令,五個人碰到了一起。
在軋鋼廠民兵的保護下,五人依次入場,整個儀式伴隨著鞭炮聲進入開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