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在整個大體系的支持下,第一座高爐主體全線竣工,一機部、二機部、冶金兄弟單位的技術員,紛紛開始搶建機械設備和各種管道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冶金內部的職工配合起來十分順滑,相處也十分和諧,雖然是天南地北,但同為冶金人。
紅星軋鋼廠作為東道主,對他們的住宿和伙食也是非常上心,基本上每人每天都有海貨,每人一份,吃不完可以裝著走,甚至這幾天,好多外來的冶金技術人員,有不少都攢下一大堆海貨,各式各樣的都有。
而兩個機械部的職工配合起來就沒有那么和諧了,大家都是加工同樣的產品,都迫切需要安裝到高爐上進行測試,有時甚至為了搶占某套設備的安裝權大吵起來,接著就是各部為了拿到第一手測試資料,爭的面紅耳赤。
就連何苦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事,誰讓兩部生產的是同一種產品,先安裝誰的,先檢測誰的,誰的質量好,誰的速度快,這些都是爭議點呢。
還有,馬上就要結算LED生產任務的海貨了,老李和兩位司令員催了好久。
這幾天鐵路系統承擔的任務也很重,每天都會有一輛專列運輸海貨,鐵道部不要冶金部支付的費用,非要拿海貨頂賬,不給半路就給扣了。
有了這些‘車匪路霸’,兩岸食品加工廠這段時間是加班加點,捕撈隊是整天漂泊在海上,幾乎不停。
與此同時,何苦接到了納什男爵的電話,說是上次訂購的漁船即將交付,請做好準備。
掛斷電話,何苦馬上撥打到捕撈隊和無窮大,讓他們馬上去驗收在日不落訂購的第一批巨型船只。
深鎮捕撈隊駐香江臨時碼頭,工人們緊張的在碼頭前站成一排,個個精神抖擻,在何苦的囑咐下,都特地換上了服裝廠生產的嶄新衣服。
所有人都在等待,所有人都不約而同望著大海,看著來來往往的船只,猜測那些是捕撈隊即將裝備的船只。
很快,兩艘長度約115米,寬約16米,排水量達六千噸的漁船快速駛來,并瞬間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這兩艘漁船,是香江海面上最大的船只,甚至比當年帶清的軍艦還要大,差別可能就是功能上的。
當人們看到船身上,破曉、曙光兩個船號時,激動地擁抱起來。
這些都是何苦用LED在納什公爵哪里換來的先進漁船,全球都沒有幾艘,巨大的噸位能讓其在海上行駛很久,此外,這兩艘船上有著巨大的魚艙,可以容納將近3500噸魚類。
而且,船上配備著先進的捕撈設備,一次能夠打撈100噸到150噸的魚,妥妥的魚類克星。
這兩艘船光是建造就需要一年,為了能提前交付,納什公爵家族將一年前自家捕撈隊的訂購的漁船轉賣了過來,這才能快速交付。
此刻,捕撈隊成員看著海上的兩艘龐然大物,慌張的不行,他們多么期望,能開上這樣的漁船去打魚。
而這個愿望,很快就能實現。
“哇!我這輩子就沒有見過這么大的漁船?”捕撈隊長楊超越,隔著老遠就張大了嘴巴,發出一種不可思議的顫音!
副隊長徐建設激動的渾身都在打顫,“這么大的船!我們能開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