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錢搞不定的,那就來五塊錢!
再回頭看著新型火箭筒,眾人的心思各不相同。
接下來的時間,測試還在繼續進行,有兩個炮手負責,姜老等人則是同何苦開始商量價格,同時,他們還要求在部分的火箭筒上加裝提把和支架,方便在戰壕當中射擊!
此類要求,在良好溝通的情況下,得到了滿足。
晚上,眾人相聚一堂,一同參與了一場內部慶功宴,慶祝今天兩大殺器的誕生。
老李等人一種唏噓,能適應此類武器作戰,是多少先輩的夢想。
慶功宴結束,眾人各自散開,每個人的感觸也各不相同。
而何苦,他來不及思考,需要馬上去辦另外一件大事!
新式武器的事情告一段落,何苦回到四合院,發現院里的人都在吃素面,在傻柱的訴說下,他才得知,今天是棒梗的葬禮。
按照習俗,棒梗不能用棺木,只是一把火讓其化為飛灰,回歸自然。
化為飛灰這件事新廠已經幫辦了,回歸自然這件事是上午傻柱和秦淮茹一塊去辦的。
在靶場還沒有設立之前,棒梗的骨灰便被秦淮茹灑在石景山上,有落葉歸根之意,同時也符合傳統。
然而下午,兩名炮手不停的朝石景山宣泄火力,甚至最后還有107火箭炮參與,簡直是把那邊翻了一遍!
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中,棒梗二次飛灰,這是大家誰都沒有想到的事。
第二天,何苦為總負責人,聶小雅、楊廠長、老李為副總負責人,正式打響橡膠工業現代化的第一槍!
這天之后,清大、北大、西南大、華東大陸陸續續的送來一些人才,有一部分是應屆的提前畢業生,還一部分是已經參與過工作,不在保密單位,被校方調過來的,都有一定的工作基礎。
他們的出現,為新廠減輕了部分人才方面的壓力。
說實話,這個年月找這么多知識分子是很難的,大學生并不愁工作問題,能來這里,全都是校方的功勞。
何苦也將心比心,大手一揮,公章一扣,無償援助各校一百臺微型計算機,幫助組建現代化機房作為回報!
電報下達的當日,各校校長感激涕零,紛紛表示會為新廠提供更多的人才。
大概五天之內,各校第一批人員到齊,其中以西南大送來的人員最多,何苦大手一揮,額外援助五十臺微型計算機作為回報。
接著,在辦公室,何苦拿著檔案挨個挨個的看了下去。
每個人的檔案,都是獨立的,這些年做過的一些事,都能在上面找到,同時,還有校方的推薦崗位。
清大、北大、華東大掃過一邊之后,何苦在西南大找到了一個叫袁神農的人,此人在西南大畢業六年了,一直在某地任教。
西南大的意見是讓他做一些文職工作,為橡膠工業化做一份貢獻。
看到這份檔案的同時,何苦深吸一口氣,直接撕掉校方的推薦信,馬上約見所有學生。
會議室當中,三十多位來自各校的人才緊張不已。
報紙上,每個人都知道新廠的威名,更是多多少少都知道何苦的個人威名!
甚至清大的學子,都是奔著何苦來的,有這樣一個學長的,是清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