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京中宗室國戚,有爵位家的女眷都要在初一這日入宮給皇后請安。
對于各命婦官眷來說是喜慶事,可以入宮走動交際是莫大榮幸,可慕歡每逢今日便欣悅不起來。
如今后宮之首的皇后娘娘是宰相卓光春的嫡長女卓溫嬌,卓家與太后母族賈氏一直是姻親相纏,太后的堂妹便是卓皇后的生母。
陛下在朔州原是有位原配夫人的,喚作舒綰,既不是太后中意的,也不是先帝賜婚的,而是與陛下困頓之際相遇相知并相許的。
本來陛下登基已做好了封舒氏為后的準備,太后和舊臣阻撓有加,說是舒綰為朔州一醫女,身份低微,無母儀天下的風范,另擇選世家女子六名呈太后和皇帝冊封。
更難纏的是,在做皇子時卓溫嬌便與陛下議過親事,陛下后被太后疏遠到那大西邊的朔州封了個王,卓家嫌棄便屢屢推脫,最后陛下便推了這婚事。
現在卓家改口了,愣是賴定了這樁未成的婚事,逼得陛下非盡舊日約定封卓溫嬌為正妻。
為封后一事曾在朝上鬧了一月有余,無奈彼時舊臣依托太后根基深厚,陛下尚且勢微,只能在太后的重壓之下立卓溫嬌為后,另立舒綰為元貴妃居嘉辰宮。
卓皇后無子,除了后宮主位之外又無榮寵,舒氏未入京前已生兩子,無疑只要卓皇后一日不得子嗣便日子不好過。
卓溫嬌雖為六宮主位,倒是過并不如意,可舒綰更是意難平。
如今陛下不似先帝體弱難以支持,登基不足十載便駕崩,他身體康健且有大志,太后身居后宮卻手伸到前朝仍想一手把持,再加之母子素來不慈孝,境況愈發的緊張。
太后歷經兩朝,根基深厚,多與舊臣有往來,陛下在前朝后宮多有掣肘,心中郁悶不快,對新皇后也更是厭惡。
俞珩當年拒娶汪崇華得罪了太后,被派官到了朔州,若不是朝局動蕩怕是再回來都難,如今又為陛下近臣,被兩宮所忌憚。
環境錯綜復雜,慕歡身為長寧王妃,自然在宮中行走艱難。
長寧王府是喪年,慕歡帶著兩個孩子都穿了素凈又不失禮節的深衣,近午宴時方才與其他命婦一同入宮。
“我記得你娘家姐姐去年被封外命婦安人,商戶娘子天下獨一份!”
“誰不知曉當年陛下在朔州時軍中好多將士的棉衣鎧甲都來自廣和興。”
站在左右的撫寧公夫人和撫遠公夫人又開始提這件事,她們二人像是記不住事情的金魚,只要人多就要提,無非就是譏諷她出身低微,姐姐還是商戶拋頭露面。
“陛下垂憐罷,哪里能有夫人的體面,您膝下七個兒子將來指不定封多大的誥命。”
撫寧公夫人最不受丈夫待見,寧愿討過門八個小妾,生下七個庶子五個庶女也不愿意碰她一下,撫寧公府的內宅鬧了三十幾年,她那院子里荒的都沒星點男人味。
這位錢娘子還有工夫看別人家笑話,她就是京城最大的笑話。
“鷺姐兒快過來讓我看看。”
在慕歡身后的汪崇華朝明鷺擺了擺手示意她過去,“愈發標致啊!”
慕歡要按住明鷺不叫她去,卻沒能行,見汪崇華一臉喜歡的拉著明鷺滿口稱贊,又是說生得俊俏又是講禮儀好。
“將來給我齊王府做兒媳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