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區區一萬兩,還值得他金玉商號的少東家以身犯險,這老遠走上一年半載?
“不會是一千萬兩吧?”
李繼嗣這次只微笑了下并沒搭話,徐慕和知道自己是猜中了。
“這么多錢,怪不得你不回西川,執意再走一趟。”
慕和感慨道:“我算是明白了,你號里的絲綢堪比金玉是個什么意思。”
“這也是以前,涼州起戰亂后,我金玉商號涉險走西域才能有如此豐厚的利潤,如今涼州已平,再建都護府,開放互市,往返的商隊增多,日后就不會有這么多錢可以賺了。”
“可戰亂平息,重建都護府,商隊沿途繳納的孝敬也少了呀。”
李繼嗣略帶憂思,“誰知道呢。”
這里無異于一個錢口袋,誰到了這里都會忍不住伸手進去撈一把。
“不說這些了,你就不想問問我買什么東西回去能賺到錢?”
李繼嗣自詡是西域通,李家在西域的生意經念的可是順風順水。
“你這個人,如果愿意告訴我,我不問你,你也忍不住,若是不愿意告訴我,我問也問不出來。”
李繼嗣聽罷笑起來,“徐娘子果然冰雪聰明。”
“你只有一千兩銀,就買香料吧。”
“你是說做菜用的香料嗎?還是日常熏衣佩戴的香料?”
自從通往西域的路阻斷后,中原地區就少有西域的香料,即使有也是作為貢品,進奉宮里的貴人。
粟特人販來中原的香料價格昂貴,平民百姓家哪里用的起,故西域的香料漸漸在民間就稀罕起來。
徐慕和接觸過的香料也都是九翎產出的,她還從未用過異國香料。
“都算。”
李繼嗣掰著手說:“胡椒、羅勒,還有各種木香,你手里的錢能買上幾車,回去后運到京城、金陵等繁華之地出手,肯定能賺上一大筆。”
“不過下次就不要帶香料了。”
李繼嗣解釋道:“恢復通商后會有大批販香料的商人往來,你又不太懂這門生意,還是經營本來的繡坊好些。”
“我繡坊里的繡品在這里值錢嗎?”
李繼嗣傾身,挨近了徐慕和說:“我金玉商號的絲綢配上你和興源精繡的成品,能在這里直接換金子和玉石,你說呢?”
換作其他人,李繼嗣是不會說實話的,故看到徐慕和驚訝的表情,他頗為得意。
“這么值錢!干脆我就在玉陽關附近的永寧或者會寧開間鋪子算了。”
“其實你有俞郎君這層關系,往來西域諸國行商頗為方便。”
李繼嗣眼神頗有深意。
“比起我們可能要沿途孝敬,你就能省下不少銀錢。”
“你為什么告訴我這么多?”
徐慕和好奇的看著李繼嗣,他將往來西域的諸多門道都直白的告訴了自己。
比如哪些東西在西域最值錢,可以用得上哪些關系,走南路、北路分別能做什么生意,還有大致的利潤,李繼嗣絲毫沒有保留。
這些門道可都得來往幾次才能摸索出來的,對于金玉商號來說也是機密信息。
“我說了,涌泉之恩以涌泉相報。”
李繼嗣很好看的笑起來。
“還有,我也盼著日后在這條商路上能常見徐娘子呢。”
這個人哪里都好,聰明、懂禮、知分寸,但就是油嘴滑舌的緊,徐慕和別過頭不再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