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蓁笑著回道:“在拍賣這幅字畫的時候,我就留意到這幅畫所用的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紙張,不易腐爛,而且防水防蟲,是用特殊的工藝制作而成的,非常難尋,普通人不會用這樣的紙去畫一幅仿畫,那么這畫必有蹊蹺。接著我聽說,這幅字畫的年代是在迎平年間,便想起那時候大虞朝剛剛結束征戰,世道很亂,極不太平,有些字畫商人為了防止手上的字畫被人搶去,便用一種特殊的藥水,將一幅假的字畫貼在真的字畫上,用來掩人耳目,蒙混過關。”
倪匡沒有想到,看起來如此美麗的女子,心思竟然如此細膩,頭腦也頗為聰明,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正是想到這兩點,我便大膽猜測,有人為了隱藏一幅真跡,而在上面貼了一副仿畫,但又為了讓真跡保存完好,所以使用了一種非常罕見的珍貴紙張,所以我便拿出身上的全部銀錢來賭上一賭。”
倪匡接著說道:“看來,你賭對了。”
倪蓁這種豪賭表現,恰恰證明了她的自信。
“倪老板,這幅字畫,我便請您代為出手,您什么時候將它賣了,扣除四百兩,剩下的差人送給我便是。”
倪匡聽了,驚訝道:“倪小姐,難道你就不怕我把這幅字畫吞了?”
倪蓁笑道:“我知你不是那樣的人,否則,就是我的眼光有問題了。”
倪匡聽了心里一震。
她的想法,竟然和自己不謀而合...
眼光識人。
回到家里,倪匡在床上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第二天一早,他就向倪家的各位長輩稟報了此事,并表達了自己對倪蓁的好感。
倪家人聽說了字畫這件事后,便對倪匡說:“兩家同姓倪,想來幾百年前是一家,倪家有女子眼光如此犀利,竟然勝過你和現場所有的買家,真乃我家兒媳是也!”
倪匡當下便差人備好了嫁妝,前往大梁的倪家提親。
提親的隊伍浩浩蕩蕩來到倪家,早有好事之人將這事告訴了倪蓁和她的父母。
倪匡指著一箱箱銀兩,對倪蓁說道:“那幅畫,我親自買下了,花了兩萬兩,全帶來了,另外,我還帶著這幅字畫,想作為聘禮,向你提親。”
那幅字畫可不正是倪蓁在拍賣會上拍得的那幅嘛。
倪蓁父母見倪匡家境不錯,對迎娶自家的女兒又是誠意十足,便許下了這樁婚事。
倪蓁對倪匡其實也早有好感,于是也點頭答應了下來。
幾百年前從一個倪家分裂出來的這兩個倪家,幾百年后又合為了一家。
可喜可賀。
當時便有人傳,這倪蓁真是好命,憑著一雙慧眼,出了六十兩銀子,不僅換回了幾萬兩白銀,還得了個乘龍快婿,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
聽曹達華介紹完,林易覺得倪家的這樁婚事,倒是一件美談。
“曹大哥,這么說來,那倪匡和倪蓁之間,也算是一樁佳話,但我剛剛聽倪家的管家黎生說,他們家主子幾年前因為心痛病逝了,不知道此事究竟是何故?真是因為心痛而死嗎?”
曹達華回道:“哎呀,關于這事兒,當時是秦沖帶人辦的,我倒是也聽衙門里的人講過,經過尸檢和詢問,的確是因為心絞痛而亡,并非有人謀殺,所以當時很多人還挺遺憾的,一對璧人兒,就這么活生生的被拆散了。”
這話和那黎管家說的大差不差。
......
來到倪家,黎生早在大門口候著。
見林易和曹達華來了,黎生連忙迎上前,神秘兮兮的將兩人拉到一旁,說道:“此事府里知道的人并不多,請兩位多擔待,跟我從后門進去。”
這曹達華是何等身份,進府不能走正門,這像話嗎?
林易倒是無所謂,從哪兒進不是進呀。
走后門,也不失為一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