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倪蓁很小的時候,她們大梁倪家已經開始家道中落。
父親的古玩眼光實在不怎么樣,所以倪家只能靠吃祖輩的老本生活。
在倪蓁懂事后,家里的吃穿用度一年不如一年。
有一天,十二歲的倪蓁在外面玩耍,突然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臟老頭手里拿著一個臟兮兮的銅罐在路邊叫賣。
“寂滅年的銅器,有識貨的來瞧一瞧喲,不買也沒關系。”
聽老頭這么講,倪蓁便來了興趣,跑過去瞅瞅。
在家里,倪蓁并沒有什么機會把玩真古玩,因為家里值錢的東西就那么幾件,一家人還指望著變賣那些器物過日子,怎么會舍得給自己的女兒用作鑒賞學習觀察眼力呢。
但即便這樣,天資聰明的倪蓁硬是憑借著過人的天賦,小小年紀便把家里滿滿一柜子先人留下來的鑒寶筆錄讀了個遍,有時候閑來無事,也會跑到典當鋪那兒湊熱鬧學習學習,漲漲眼力勁。
倪蓁有一點幸運的地方是,家里的人都不工作,就指望著賣祖輩的財產過日子,所以倪蓁也從沒出去打工賺錢。
除了充足的時間外,由于倪家經常拿東西去當鋪典當,所以那些典當鋪的人,也從來沒攆過倪蓁。
久而久之,倪蓁對古玩的甄別和眼力勁,變得越來越高明。
甚至那些典當鋪里資深的鑒定師傅,也未必能強的過她。
......
來到老頭面前,地上擺著一個沾著泥土的銅罐,看樣子剛從土里出來不久。
久在古玩行業混,倪蓁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古玩的來路并不正經。
例如眼前這銅罐,有很大的可能是從某個墓里挖出來的。
見倪蓁好奇的打量著自個兒的銅罐,那老頭拎起銅罐的罐子口,送到倪蓁身前,說道:“小姑娘有興趣就拿去瞧瞧吧。”
這可不是老頭好心,見倪蓁有興趣就給她瞧瞧,而是這倪蓁一身貴氣打扮,讓老頭覺得眼前這小姑娘年紀雖小,但卻有可能是個正經的買主。
雖然家道中落,但倪家的日子過的還不算差,那些變賣的銀錢用度起來,與之前景氣的時候也沒下降多少,至少比一般的人家要奢侈多了。
富不過三代,這句老話能傳下來是有原因的。
“老爺爺,您把這罐子放下,我自會鑒賞。”
“喲,沒想到還是個行家,行吶。”
老頭把銅罐放下,雙手交叉抱在胸前,還是蹲在原地,下巴向罐子點了點,示意倪蓁可以看了。
為啥人家老頭好心將罐子拿給她,她卻并不領情,要老頭把罐子放在地上自己瞧呢?
這是有講究的。
你想啊,那些珍貴的古玩,價格動輒幾百上千兩,如此貴重的東西,如果你在接的時候,不小心摔碎了,這算誰的?
這就說不清了。
更何況,鑒定古玩,最怕的就是遇到訛人的。
有些人,拿著殘次品古玩過來鑒定,遞給你的時候故意手一滑,摔碎了。
這你就說不清了。
人家說自己的古董好好的,一點兒瑕疵都沒有,如果你沒有手滑把東西給打碎咯,那起碼得值個五百兩。
這時候,您找誰說理去?
可能那東西實際上只值幾兩銀子,但過了你手,你就有責任。
這事兒就算打到官府那兒,最多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你還是得乖乖掏錢。
所以,在沒有確定一件古玩的真實價值前,有經驗的鑒定師傅在過手的時候,一定都會非常謹慎。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你把東西擺那兒,你別碰,我自己來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