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跟著蘇燦到一寬敞的雅間坐下。
江田道:“昨個兒晚上,我才知道蘇老爺您來了大梁城,是送拜帖的人晚上回來告訴我的,我當時就訓了他一頓,我說蘇老爺是什么人,是我江某人崇拜的商業巨子,是我最尊敬的人,怎么能送普通的拜帖呢?后來因為天色太晚,我就趕在今兒一早過來,專門重新給諸位送拜帖來了。”
“您這拜帖,著實破費了。”
“唉~~一點心意。”
諸人喝著茶,吃著點心,正聽著江老爺給大家介紹大梁城里好吃的、好玩的,尤其是那勾欄聽曲的地方,曹達華和多隆聽的仔細,問的明白,可算是把門道摸清了。
到一個新的地兒,你說沒老司機帶路,那能玩明白嗎?
這下好了,有地頭蛇江老爺給他們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探聽好門路的倆人已經磨拳霍霍,瞧著窗外的朝陽,等待天黑了
“鐺鐺鐺!”
門外突然傳來敲鑼聲。
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從飯館門前跑過。
那嘴里也沒停著。
“死啦,全死啦!報喪猴死啦,馮老爺死啦,捕快也死啦,都死啦”
林易聞言,驟然一驚。
有捕快一同前往尋找馮老板的尸體,結果竟然都被人殺害
這兇手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吶
至于那報喪猴,行動靈活,力大如牛,別說普通人了,就算是懂功夫的,想要抓到它們也不容易,怎會一同死了沒逃出來呢?
竟然有人連報喪猴也不放過,這知道殺報喪猴在大虞朝可是犯了大忌諱。
話說這報喪猴,最早誕生在豫州的邙山腳下。
這種背生白毛的畜生有個癖好,就是愛剝死人衣服,披在自己身上,學人模樣。
所以,有出行趕路的人,多日不歸,家人看到猴子披著失蹤者的衣服,便能斷定人已經不在了。
跟著猴子,往往能找到遺骸。
最早關于報喪猴有個傳說,說是邙山腳下一個叫五柳鎮的地方,鎮西頭有戶人家叫賀百解,父親八旬有余。
忽一日,有個道人來到五柳鎮,看中了這位耄耋老漢,說老人皮囊雖老,但心懷赤子,這次能邂逅,也是有緣,留下幾副丹藥,讓賀百解每隔七天,喂父親吞食。
人近九旬,血脈衰敗,賀老漢本就似風中殘燭,吊著半條老命,他聽了道人所說,心里大喜,不管靈不靈驗,先讓賀百解喂自己一副。
加之道人告辭前,又露了一手。尋株枯萎的花草,澆上被丹藥沾過的清水,一個時辰之后,那株花草竟又恢復了生機。
是以,不論賀百解還是其父,倆人皆對道人信了大半。
老漢服了一丸,頓覺渾身熾熱,不多時,周身有了力氣,兩足輕便,居然繞著鎮子,走了一匝。
賀百解喜出望外,他本就孝順,見父親神采奕奕,不由得朝道人遠去的方向拜了一拜。
以后的日子,依著道人吩咐,每隔七日,便給父親服食一粒丹丸。
光陰如飛。
到了父親九十歲生辰的次日,道人如期而至。
賀百解又逢恩公,連忙設宴款待。
道人說道:“貧道留下丹丸,就是續延令尊性命,好讓他活到九旬,但治表難治本,你既心誠,貧道倒有一策,可讓令尊隨我入山修行,洗去身上污垢,若悟性尚好,壽逾兩百不在話下。”
賀百解有些不舍。
但父親聽罷,連忙點頭答應。
活到兩百,誰人不想?
賀百解最后也只好同意下來,并將家中一半藏金送給道人。
道人也不客氣,伸手接了。
誰想,這一決定,竟讓賀老漢陷入了人間深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