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太傅閉著眼睛,默念一句,對著杜甫微微一笑,再無其他。
可見,鄭太傅對杜甫的下聯并不是很滿意。
的確也是,這下聯雖然描述的是一個泥瓦匠做工的畫面,結構也算是對得上,但太過刻意,意境也差得很遠。
杜甫雖然吃癟,但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聽完杜甫的下聯,李白腦瓜一個激靈,靈感瞬間冒了出來。
“鄭太傅,在下聽泉詩社李白,我有一聯,請太傅品鑒。”
李白往前走了幾步,道:“金沙灘,綠柳枝,垂碧影,映青天,觀東眺西織錦繡。”
這幅場景描述的的確有些意境,但后半句的結構卻和上聯不能完全匹配,只算對出了半句,自然難以讓一向挑剔的鄭太傅滿意。
見三人組的另外兩位均未能令鄭太傅滿意,蘇軾立即躍躍欲試。
“太傅,心苑詩社蘇軾,獻丑了。”
鄭太傅微微抬手,示意開始。
“紫微亭,松谷畔,荷風茶,大桃林,歷春度秋繪歲華。”
這個下聯一出,有人默念后,暗贊了一聲好。
結構、韻律都與上聯相匹配,同時也描繪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美麗場景,意境是到了。
可惜,內涵差了一些,與上聯四色與四位相呼應從而產生的四相一對比,還是差了很多。
鄭太傅輕輕拍了拍蘇軾的肩以示鼓勵,接著眼神掃了一眼林易和沈益,道:“可還有人應對?”
曹達華瞧了林易一眼,這廝閉著眼睛,似乎睡過去了,但眼皮不停抖動,似乎是在思考,曹達華也不敢輕易開口,怕影響了林易的思路。
“老師,學生有一聯,請在場的諸位品鑒。”
一聽狀元郎要出手了,現場的眾人立即提起了興致,畢竟鄭太傅可是狀元郎的老師,面對老師,沈益定會拿出最好的狀態,做出最令自己滿意的下聯,才會拿出來向眾人展示。
“沈益,好,你對吧。”
沈益似乎胸有成竹,昂首道:“碧水灣,紫陶工,捏青泥,燒赤瓦,面南向北制東西。”
“嗯...”鄭太傅撫著胡須,默念了兩遍,才算微微露出一絲笑意,道,“這下聯嘛,還算可以,有水,有金,有土,有火,南北東西也有四方位,不過...”
不過,上半句的五行中只有四行,差了點意思,下半句的四個方位,則和上聯幾乎沒有區別,只是稍改了幾個動詞,意境是有了,但不多...
這下聯可以算的上有一些內涵了,只是也同樣不多罷了。
鄭太傅向眾人解釋完,這些才子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同時也暗自認為,自己沒有那個本事能給出令鄭太傅滿意的下聯。
然而,沈益的對子,能讓鄭太傅如此評價一番,待遇已然超過了前面幾人。
雖沒有被鄭太傅認可,但沈益自覺自己這對子,肯定要超過文癡三人組了,至于那林易嘛,這廝在干嘛,居然閉上眼睛睡著了?
這廝是真睡還是假睡,貌似都要留口水了...
就在沈益詫異林易如此悠然的時候,鄭太傅的聲音突然響起。
“林小兄弟,可有什么高明的對子,來對上老朽這上聯吶?”
林易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身旁的蘇繡兒,對方的眼神中有信任、鼓勵,也有一絲擔憂。
這可是鄭太傅的對子。
但林易嘴角只是微微上揚,那一絲擔憂便瞬間從蘇繡兒的眼神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欣賞和崇拜。
“鄭太傅,我還真有一下聯,如做得不對,還請指教。”
一聽林易有下聯,鄭太傅瞬間來了興致,這反應和剛才可是完全不同,即便是自己的學生沈益應對,鄭太傅也沒有流露出這樣的期待。
鄭太傅的反應,讓沈益對林易的暗恨又多了一分。
林易清了清嗓子,眾人或踮起腳尖,或豎起耳朵。
偌大的中庭安靜至極。
“我這下聯是,蘭若寺,竹山間,菊花酒,小梅園,經冬歷夏著春秋。”
聽了林易這下聯,鄭太傅眼睛一亮,連說三聲:“妙!妙!妙!”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