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對程青衣深情的稱贊。
提到戲團那個身穿青衣在臺上表演的花旦,壽霖城里的百姓人人都要豎起大拇指。
有得知內情的說書先生,將王恢與程青衣之間的經歷編成了說書故事,讓兩人名留青史。
戲團則因為程青衣的關系,編了一出《王將軍與程花旦》的戲,后改名叫《春閨夢》。
后來,內亂在其他八州的合力之下平息。
雍州刺史宇文霸死于亂軍之中,尸體被尋到后運回京城,午時于當陽門五馬分尸...
內亂的大事被平息了,百姓們歡呼雀躍,他們終于迎來了和平的日子。
那個時候,誰還記得壽霖城里的王恢和程青衣呢?
......
小奕一看到這出戲的戲本,就被程青衣與王恢之間的愛情所感動。
有些愛情,不必開口,亦知情深。
她敬佩程青衣,所以在表演之前,熟讀戲本,力爭讓自己融入角色當中,去感受她與王恢之間相識、相知、相離的感情。
為了突破領域一的界限,達到更高的成就,小奕廢寢忘食的訓練,角色融入的也越來越好了。
第一次正式表演的時候,小奕將自己訓練的成果發揮到了極致。
甚至在臺上的時候,她已經分不出自己是小奕還是程青衣了。
朦朦朧朧之中,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在陌生的戲臺上表演,臺下赫然坐著年輕的王恢,一切就像那段悲傷的往事一般。
當臺下掌聲雷動的時候,小奕才回過神來,從迷糊中清醒。
那一刻,小奕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剛才干了什么,但從觀眾的反應來看,應該表現的不錯。
剛下得臺來,班主就沖上前握著小奕的手,夸獎她演得太棒了!
“簡直是人與角色的完美融合,看到最后,我仿佛覺得你就是程青衣,那程青衣就是你!”
小奕不置可否。
那一天,在戲臺上表現完美的小奕突破了領域一的界限,進入到領域二。
領域二:戲鬼師。
這一領域,可令臺上臺下擺設的物品成為戲劇中的人物、角色或道具。
在臺上訓練時,亦能進入如戲鬼師所營造出的如戲劇中的虛幻環境。
......
從那天開始,小奕在訓練中便開始逐漸反常。
在與戲團的伙伴們搭戲時,總是時不時得找他們的毛病,或者有些心不在焉,或不勝煩躁。
而在自己訓練的時候,卻表演的非常投入。
為何會有這樣的反差?
小奕為了追求戲臺效果,特意前往霧隱門的第三陰門找扎紙匠制作了不少紙人。
這些紙人運回戲團后,便在自己訓練的時候擺在臺上和臺下。
當小奕開始訓練的時候,這些紙人便如同活人一般,幻化成臺上的角色、臺下的觀眾以及吹拉彈唱的曲班和各種真實的道具。
與平時訓練的師兄弟們相比,這些紙人的表現可要強多了,完全能與表演水平高超的小奕搭對手戲,即便是那些配角,也如同綠葉配鮮花一般,將小奕的舞臺效果襯托的更好。
這也是為何小奕寧可自己與紙人一同練習,也不愿意在平日的訓練中與戲團里的伙計們搭檔。
甚至會因為他們表現的不好,而產生煩躁的心理。
有一天,當小奕運用起戲鬼師的能力,再次沉浸在虛幻的環境中表演時,她聽到耳邊傳來了一聲女人的聲音。
“小妹妹,我來教你演程青衣怎么樣?”
這是屬于她的領域,竟然有人敢大言不慚,要教她演戲?
于是小奕略帶不屑的回道:“你難道不知道我是誰?我可是這里的名角花旦,那程青衣就屬我演的最好,你憑什么能夠教我演?”
女人咯咯咯地笑出了聲。
“小妹妹,因為我就是程青衣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