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雖然貼了告示,街上當眾議論的人也少了很多,但這種百年難遇的異事,難免激起百姓們的好奇心。
松韻軒里,林易正和曹達華喝著茶,說著這奇事上報京城的事情。
這回可是曹達華請的客。
林易吃了塊綠豆糕,甜糯松軟,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還別說,古時候做的這些個點心,在林易上一世的時候還真就吃不到這個味。
就說那古時候鼎盛時期燒制的瓷器,后來科技再怎么發達,這瓷器燒制出來就是比不上以前。
所以這事物的發展,并非都是隨著時間的流淌在進步的。
聽著曹達華吹噓了半晌,林易將一盤綠豆糕吃光了,這才抹了抹嘴,說道:“這么說,上報的奏文,你一共就寫了...”
林易數了數手指,把兩手張開,伸在曹達華面前,笑道:“剛好十個字?”
哪十個字呀?
“壽霖城知縣黃中利啟奏...”
“嘿。”曹達華不服氣地說道,“那也是我和多兄弟一起寫的呀,再說了,萬事開頭難,我給他起了個頭,他不過就把事情描述一下,最后還是我找縣太爺蓋的章。”
林易笑道:“這么說,多隆兄寫了整個篇文,最后還是你去邀的功。”
曹達華終于臉上一紅,說道:“都是自家兄弟,分什么你的我的,再說是他愿意幫我的。”
說完岔開話題,道:“林兄弟,咱不提那事兒了,喝茶,吃點心,難得偷得半日閑,咱聽聽這說書的。”
當下正是申時,是茶館的正地。
說書先生走上臺去,先暖了暖場,和茶客們互動了一番。
“各位爺,你們前日可瞧見那霧中鬼行的場景啦?”
臺下立即有人喊道:“見過啦,咋地,今天要說鬼怪故事啊?”
聽說書的當眾說這件事,林易不禁向曹達華問道:“曹大哥,這事你們衙門不是貼過告示不許提嗎?怎么這人還這么膽大?”
曹達華轉過頭對林易說道:“嗨,你以為那告示有多管用啊?這嘴是長在老百姓頭上的,一張告示怎么可能管住所有人的嘴呢,告示不是貼給咱們看的,那是給京城來的官員們看的,到時候萬一有什么事,咱們衙門不是也能推脫了干系嘛。”
林易聽了不禁感慨,就是這種你推我躲的習氣,才會讓想要作為的人不敢作為,真要作為的人難以作為。
不做沒責,做了有責...
都怕擔責!
只聽曹達華又說了一句:“再說了,這松韻軒也算是咱們巡捕司喝茶的老場地,有咱們罩著,怕什么。”
林易明白了...
這句話才是重點。
上面有人罩,不怕。
......
臺下有人喊了一嗓子后,說書人搖了搖頭,說道:“鬼怪的故事我也說了不少了,今兒呀,咱不說其它的,就說說這地下的事兒。”
地下的事兒?
下面的茶客立即議論紛紛。
“我說,地下的事兒都是不吉利的,說那干嘛?”
“我知道了,肯定是講人死入土后發生的故事。”
“那不還是鬼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