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預計那般,補氣丸迅速被各方搶購一空。
九千王作為丹靈工坊的首席經銷商,忠實執行自己任務——將補氣丸分銷給各個小商販,通過他們的口,將浮云道場對外售賣丹藥一事傳出去。
工坊煉補氣丸的產能不快不慢,每天約能產出兩百粒,十粒一瓶,總計二十瓶。
按照市場價,一枚法錢可購買三粒補氣丸,因此如果不停開工售賣,一個月營業額為兩千法錢,再除去藥材成本和損耗(人力暫且不算),利潤為一千五百法錢。
五道七寺的煉丹士速度不會比這更慢,光是補氣丸就有如此巨大利潤,可見大宗派若能煉丹,盈利能力將極為可觀。
而且隨著不斷煉丹,丹靈阿補帶領的補氣丸團隊,將會越來越熟練,以后煉丹效率只會更快。
小賺了一筆后,吳奇開始琢磨,筑基丹也需要加入煉制流程,不過還得等小虎搞出筑基丹靈才行。
丹靈工坊流水線,前途無量。
正當吳奇暢想未來之時,許叔靜急匆匆趕來。
他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臉色凝重:“道長,京師急報。”
“河南一帶的賑災與驅蟲有結果了么?”
“不是。”
許叔靜舔了舔有些干涸的嘴唇:“閣皂山遭太歲幽王、夜宮幽王、冶龍幽王、妄周幽王入侵,掌教葛先不知所蹤。”
吳奇猛地坐了起來:“多久的事?”
“就在今日丑時。”
許叔靜低聲道:“監幽衛觀察,閣皂山完全被幽冥之氣籠罩,其中情況不得而知。”
吳奇立即意識到,幽王襲擊閣皂山絕對是早有預謀。
佛門因與世俗接壤較少,更多是武僧下山,或是菩薩羅漢轉世再進入紅塵積攢功德。大多低調內斂,而且佛門與朝廷關系要緊密得多,譬如少林,更是有從龍之功。
道門不然,一向講究獨立出世,彼此間不如佛門緊密。
其中,閣皂山又最失衡。
閣皂山掌控了道門過半的丹藥資源,說是五大道門首富不為過,由于沉浸于丹道,閣皂山修士哪怕到了元嬰也不擅斗法,更多是靠法寶與符箓。
法寶和符箓都可以花法錢和丹藥購買,但人心易變,不是簡單砸錢就能讓人拼命的。
長久以來,閣皂山都是一個標志清晰的中立宗門,但這些年來局勢出現了變化。
隨著宗主葛家與外來呂家的不斷沖突與對抗,原本負責對外事宜的呂家漸漸失勢,大權全部回到葛家手中。
繼而,閣皂山的對外策略也發生改變。
他們拉攏示好龍虎山,又從茅山購買了不少法寶法器,借龍虎山威勢,正試圖吞并一些二三流宗門。
蝗禍來臨時,面對朝廷宣帖,閣皂山也聽詔不聽宣,刻意拖延推諉。
閣皂山種種行為都在向外昭示一件事:閣皂山將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宗門,要發揮出五大道門這一層面的影響力與態度。
可惜,幽王卻不管那么多。
……
吳奇詢問道:“閣皂山的護山大陣這么容易就被破開了么?沒有對外求援么?”
“事發突然,至今沒有閣皂山修士出面。”
許叔靜擦了擦汗:“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太歲幽王此次突襲是蓄謀已久,事發時幽王就已掌控了大陣,如今大陣封閉,根本沒人能出來。”
吳奇眼神銳利了起來:“有內鬼。”
“可能性很大。”
許叔靜嘆了口氣:“否則作為五大道門之一,常年都在購置法寶,不斷填補陣法禁制,閣皂山絕不會這么悄無聲息就被攻入。”
“現在情況如何?朝廷是什么態度?”
“天子已請畫圣吳道子出手,攜國運旌節,虞世南、孔穎達兩位大儒隨行,去驅逐幽鬼。”
許叔靜補充說:“道門方面,龍虎山宋胤星真人、武當山賀七邡真人、青城山姜虞真人、茅山孫望陸真人,都已趕赴閣皂山。”
“此外,以白馬寺的彌勒菩薩為首,佛門諸多羅漢也馳援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