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奎噗通一下跪了下來,委屈的說道:“皇上明鑒啊,臣也是心系百姓才想著幫辰親王去加固大壩,再說這是辰親王的想法,臣只是覺得很有道理才出面說了幾句。沒想到世子竟然這樣污蔑臣。”
“父皇,沒想到兒臣的想法引得朝臣不滿,兒臣便收回剛才的話。不過吳尚書是當年負責修建大壩的人之一,若是大壩真的不安全,他怎么可能要求去幫我,那不是找死嗎?”辰親王也有些委屈的說道。
此時,靖王也上前一步說到:“父皇,死地固然說的有道理,但是我相信世子的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還是謹慎些好。”
然后他看向辰親王,淡然的說道:“皇弟的想法自然是好心,但是如若發生洪水,百姓遭殃,城池被淹,皇弟是否愿意一力承擔責任?你又能承擔多少百姓的人命呢?”
辰親王被這樣一說,心里也沒有數,他都是按照母后的想法說的,其他的他連想都沒想過。現在覺得其他人的話好像也有些道理。但是他不敢違背母后的意思。
此時各個黨派的大臣因大壩該不該加固還是遷移百姓這件事兒爭論了起來,皇上見狀頭疼不已。
最后辰親王向皇上說道:“父皇,兒臣覺得不管誰的想法都是以百姓為重,但是遷移百姓,加高護城河的堤岸定是會給朝廷造成負擔,要花費更多的銀子。而且我想沒有人愿意離開故土,所以此等勞民傷財的事情還請父皇三思。若是到時真有什么事情,我愿意一力承擔。”
不得不說,辰親王的這段話算是說道點子上了,現在朝廷在經濟上確實不太寬裕,所以皇上即刻敲定,“就先由辰親王和吳尚書去淮州修固大壩,此事就這么定了,莫要再爭論。”
既然皇上已經決定,慕離也無法再反駁,此事只能另想辦法了。
退朝后,靖王卻攔住了慕離,問道:“世子的話想必不是空穴來風,我是否又能幫忙的地方?”
“你信我?”慕離淡淡的問出口。
“信。既然父皇一意孤行,那我們就有備無患,需要我做什么盡管說。”靖王語氣誠懇。
慕離看了眼靖王,果然沒看錯人,這些皇子中,雖說權謀計策也有超過靖王的,但是卻都少了靖王身上的這點剛正。至少他不是那種為了利益而不顧后果的人。雖然他知道靖王有意拉攏自己,但是若為隋金的未來考慮,他倒是樂見其成。
慕離和靖王私下說了當年他調查元親王和吳奎貪污大壩修建款的事情,那時他就已經對大壩的安危擔憂了,而如今這么大的雨水恐怕大壩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洪水。而且若是大壩真的出了問題,那么正好證明當年他的調查沒錯。不過當年他的勢力不如今日,最后因為證據不足不了了之。
又過了幾日,終于放晴了,這時大家更覺得水患一說純屬子虛烏有。
但是誰也沒料到,這才是水患的開始。
趁著天氣放晴,一行人出了金都,直奔淮州大壩,一路都是沿河而走,順便觀察了水勢。
這條河因為直通大海,所以海運很發達,各個支流流向淮州不同的城市。而淮州大壩離金都不遠,而且大壩的下游還有幾個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