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接過了文件,粗粗掃了一遍,臉上難掩震驚之色。
“東夏一直在修復之江號和會稽山號?”
之江號是聯合干涉軍之中諸夏分艦隊的旗艦,一艘排水量十二萬噸的核動力航母,而會稽山號則是一艘常規動力的船塢登陸艦,排水量達到了六萬噸。
夏人便是乘坐著以之江號為旗艦的艦隊登錄興都聯邦的。
“對,這個決定在我們遷徙到這里時,就由所有節度一致通過,已經持續了三百多年。”
“可是之江號和會稽山號不是早就被眷族擊沉了嗎?”
李梅說道。
在一場大戰之中,整支聯合艦隊被七名眷族的太陽王聯手擊沉。雖然眷族同樣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整支干涉軍都被滯留在了興都聯邦。
眷族將第一能級的存在被稱為太陽王。
“兩艘艦船被我們從海底偷偷的拖到了南部的海灣,一直在試圖進行修復。”
節度輕描淡寫的說道。但實際上光拖船就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二十年,有兩位第二能級的節度使因此而犧牲。為了維修這兩艘龐然大物,整個東夏都在節衣縮食。
因為只有少數人知道這個計劃,許多的東夏人對沉重的負擔都強烈不滿。
即便如此,之江號與會稽號的修復依舊進展緩慢。像航母這樣復雜的戰爭武器,通常要有一個龐大的國家來支撐,才能順利建造。
東夏僅僅是一群流亡軍人建立的國度,人口結構很不平衡,想要推進這樣的復雜大型工程實在太過吃力了。
為了補全科技樹,東夏多次入侵阿沃尼格達邦,可惜收獲寥寥。已經有的節度已經開始反對繼續投入大量的資源維修之江號與會稽號了。
所以節度才會如此的重視李牧,李牧是她找說服其他節度,繼續將計劃推進下去的理由。
“只要修好了它們,我們就能帶上所有人,回到諸夏!”
節度難得有了情緒的起伏。
“為什么一定要回到諸夏,我們現在建設的東夏不好嘛?”
李梅有些無法理解,對于出生在東夏的她來說,諸夏只是一個十分遙遠而陌生的名詞,她的家園是腳下的這片土地。
已經過了三百多年了,新一代的東夏人,很少有人還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到諸夏。在他們的心中,這里就是他們的故鄉。
節度心中涌起了一陣難過。
干涉軍來到興都聯邦的時候,并沒有攜帶多少書籍,之江號原本有一個小型圖書館,因為被擊沉,里面的書籍全部遺失了。現在東夏人的教材,全是老一輩的人根據記憶默寫出來的。
因為文化的傳承缺失嚴重,許多東夏人已經不知道諸夏了。
“我記得曾和你說過歸義軍的事。那是發生在諸夏歷史里的故事,當時的諸夏同樣有一支武裝因為變故而孤懸外域,雖然也有鼎盛時期,但終究還是消亡在了歷史之中,被周邊的異族所覆滅。”
節度面露憂慮之色,她一直在深深的擔憂東夏重蹈覆轍歸義軍的覆轍。
東夏人口單薄,雖憑借著他們這些節度的強大實力,能夠凌霸阿沃尼格達邦乃至附近幾個邦,但終究不可能打下整個興都聯邦,就連攻下并守住阿沃尼格達邦都困難。
即使是第二能級的強者,壽命依舊是有極限的,她日夜能感覺到,來自天空的引力越來越強,不知道還能再堅持多少年。
等到他們這些戰前的殘存之輩死去,整個東夏恐怕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她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諸夏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