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之界,李牧盤坐在了太陽之泉邊上的巨巖之上。身后的巨人之血桃木,已經結了一顆又一顆青澀的桃果,距離成熟還需要十年左右。
經歷了十余年的建設,放逐之界又更上了一層樓。三四米高的煉鋼爐屹立在了咸陰山腳,利用從山上鐵礦內開采出來的優質鐵礦冶煉鋼鐵,為放逐之界內的居民鍛造農具。
鐵匠用雙手托著一桿三米余長的馬槊,恭敬得進獻給了李牧。
馬槊的槊鋒長達60余厘米,由精鋼多層折疊鍛打,有八面,就仿佛一柄短劍。
而槊桿則采用了積竹木柲的手藝。以四十年的巖櫟木為芯,再用桐油和魚膠將巖櫟木和劈制的竹片黏合,然后緊緊裹上老藤的藤條,用絲線再裹一層,最后在以生漆一層又一層的均勻涂抹。
因為生漆要徹底干透才能再刷,光制作這根槊桿足足花費了三年的時間。
李牧單手握著馬槊的槊尾,輕輕松松的將整根馬槊平舉了起來。經過處理的槊桿手感柔和,剛柔并濟,是槍術大家夢寐已久的好槊。
他站好馬步,用手中大槊演練了一遍槍法之中最基礎,也最難練的攔拿扎。運槍時以腰,臂和腕的勁力扭成一股合力,貫通于槍。
四十年的巖櫟木,在靈機的滋養下,堅硬程度不遜鋼鐵,柔韌更勝一籌。李牧以巨力舞槍,帶起的的勁風呼呼有聲。
高手抓著槍桿,雙臂使勁,讓槍桿哪一段彎就哪一段彎,輕松的拍開敵手的攻擊,提槍一扎,便能在敵手的身上扎出血窟窿。
放逐之界還差個位數的源質便能夠再次抽獎,他準備在沼澤里狩獵猛獸,尸鬼,補足源質,再前往阿沃尼格達市。
幾只的黑鶴圍在了他的周圍,它們已經徹底的成年,身高超出了三米,張開雙翅就仿佛一片烏云。
一直待在廢土之中飛廉因為還未成年,站在一起一相對比,就仿佛侏儒一般。
在放逐之界靈氣的滋養下,它們的體型要遠遠超出同類,能夠輕松的托起人類飛行。
黑鶴之中最強壯的首領扇著翅翼,從水潭之上掠過,短劍一般的喙子一啄,便從水潭里啄起一條足有兩米多長的巨型鯪魚,獻寶一般的飛到了李牧的面前。
魚類在長到這個體型之后,肉質通常會變得很差,還會有十分濃重的土腥味。但是在太陽之泉滋養下的鯪魚卻沒有這種問題。即使長到了兩米來長,肉質依舊十分的鮮美。
李牧將魚扛在了肩上,將馬槊留在了放逐之界,選擇離開。回到廢土,他翻身上了盜驪的背,扛著大魚回到了營地。
營地之中,李梅正在修煉,將自身的源質轉化為靈能。她的轉化的靈能已經足以進入第四能級,但源質依舊沒有枯竭的跡象。
她準備將更多的源質都投入到圣契之中。
李牧掏出戒刀將整條大魚去鱗,挖掉內臟,架在了篝火上。鯪魚的油脂非常的豐富,伴隨著炙烤,誘人的油脂從魚肉之中溢了出來,在魚皮上滋滋作響。
“你這樣烤,會把魚烤焦的!”
李梅鼻子動了動,有些心疼,李牧的收益太糙了,完全是浪費食材。
她用屁股將李牧拱到了一邊,小心翼翼的控制著火候,用劍在魚身上劃出一道到劃痕。
“這條魚肉質為什么會這樣的好?”
李梅是使劍的高手,第一時間便從運劍的觸感之中察覺了魚肉的品質。劍刃切割魚肉,就好像在切韌性極佳的凝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