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雙達人不是吹的。
但你要說現在跟之前打法一點沒變也不對,因為打法確實變了。
以前的大衛·李在場上的最主要的任務是得分。
承擔著尼克斯攻堅手的重任。
往往其他人處理不了的時候都會把球交到他手上。
所以往往都說大衛·李是個數據刷子,實際上不盡然,球到手里了,總不能不打吧?
人家又不是那種胡亂刷一氣,也不管命中率的刷分。
而現在呢。
尼克斯有了沈楓。
得分的最主要任務被沈楓接了過來,攻堅手的任務也被沈楓接了過來。
那大衛·李干嘛呢?
他從一個偏向于得分手的角色變成了一個全能內線。
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中單改成了上單。
不是說不重要,只是相對于中單這個核心位置來說,上單明顯的是要差一點。
因為要有其他的活要做,比如增加下陣容“坦度”,充當前排的作用。
不像中單只是carry這么純粹。
可這樣一來,大衛·李的數據明顯就要犧牲很多——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而實際上,大衛·李的數據并沒有下降。
因為現在的尼克斯外線出手太多了,以致于大衛·李籃板都搶不過來了,而一旦搶到籃板,那么二次進攻的機會就來了。
再加上對手要防守尼克斯外線的二次進攻,無形中就給大衛·李這里減去了很多防守壓力,得分更簡單。
很難說這個改變是好是壞,畢竟這玩意說起來大衛·李也等于是做了很多臟活累活。
跟以前主要得分是不一樣了。
當然,大衛·李在尼克斯的地位還是沒說的。
目前來說,明面上是沈楓之后的第二人,實際上隱隱的跟沈楓一內一外形成了兩個核心點。
絕對不能輕視。
這是大衛·李。
其次就要說加里納利了。
這個人從沈楓到來之前和沈楓到來之后,沒什么太大的改變,改投的三分球還是他來投,只是出手權肯定比之前少了,畢竟有沈楓分了球權。
加里納利手里的球權比之前少了不少,但怎么說呢。
出手的機會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有沈楓吸引著注意力,肯定如此。
三分投得狠,大抵上來說跟之前是一樣的,就是一個純粹的投手。
不過在尼克斯的地位,加里納利絕對是不低的。
作為球隊第三得分手,也是常駐首發,加里納利的前途也是很多人看好,畢竟他身高體長,又有一手投籃,無論到哪都不會吃虧。
在德安東尼的戰術當中更顯重要。
下面再說威爾森·錢德勒。
錢德勒之前在尼克斯隊里也是一位主攻手,以得分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