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只有那位不屈的斗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還依然堅挺,沒錯,說的就是你,文斯·卡特!
每每提到麥迪,都會惋惜他的職業生涯,傷病讓這個天之驕子沒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在馬賽克的那5年,姚麥組合總是和西決差之毫厘。他們的組合配合默契,內外兼顧,然而,大姚和麥迪先后遭受傷病困擾,斷斷續續的比賽讓馬賽克總是鎩羽而歸。
后世,隨著馬賽克連續高開低走,管理層在10年徹底解散了姚麥組合,隨著三方交易的達成,麥迪被送到了紐約尼克斯,開始了職業生涯的下坡路,而那時賭氣的麥迪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賭氣般貢獻了自己的紐約首秀。
北京時間2010年2月21日,紐約尼克斯隊在NBA常規賽當中以118-121加時不敵雷霆隊。尼克斯的新援麥迪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精彩首演完全符合球隊的預期目標。
只是麥迪的神勇表現不足以阻止杜蘭特和風頭強勁的雷霆隊,他們搶了麥迪的戲。杜蘭特砍下了全場最高的36分,并且在加時賽的最后16秒命中一記關鍵跳投,幫助雷霆隊取得了8連勝。
杜蘭特說:“我們賽前就知道麥迪的到來將會給他們注入許多能量,他打得很出色,找回了健康的狀態,但是我要拿走勝利。”
反觀麥迪,他出場32分鐘,17投10中高效地砍下26分5助攻4籃板和1次搶斷,麥迪用華麗而全面的表現完成了在紐約的首秀。
當他每一次拿球后完美的演出,似乎都在告訴馬賽克,不重視我的后果只能是后悔。他每一次犀利的突破,每一次果斷地跳投都能在瞬間點燃麥迪遜花園廣場球迷的激情,他們無比歡迎這位天之驕子帶領尼克斯走向輝煌。
那天,第四節尼克斯球迷全場高呼:“wewanttmac!”,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留給麥迪的是對未來的無限期待,是重新再來的勇氣。
然而,那卻是他最后一次高能表現,自從那個反身扣籃扣到框上,麥迪不再是那個曾經的白衣長槍少年。
后世,很多人在議論麥迪到底有多強。
在后世,麥迪入選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成為21世紀初NBA“四大分衛”第二位入選名人堂的球員(艾弗森2016年入選)。
那么請問,名人堂是那么好進的嗎?為什么在21世紀初外界把科比、麥迪、艾弗森和卡特稱為“四大分衛”,而不是其他人呢?
很明顯,名人堂不好進,“四大分衛”也不是說說而已。
首先說麥迪是一名巨星,這應該沒人會否認吧?
雖然麥迪帶隊成績不好,沒有帶隊打出過令人信服的成績。
客觀來說,這不是說麥迪水平不夠,他的技巧被很多巨星都承認過,包括科比都承認麥迪是他最難對付的對手,我覺得能得到科比這樣評價的選手實力毋庸置疑!
可為什么麥迪帶隊成績這么差呢?
性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把科比和麥迪呆過的球隊互換,麥迪也很可能取得很好的成就,當然不一定能達到科比的成就,科比也不一定達到今天的高度。
個人覺得,麥迪個人最最巔峰期應該是魔術的那四年時間。如果算巔峰期的話,應該在加上效力馬賽克的前三年。
再說一個數據:作為一名得分手,麥迪的職業生涯總共得到18381分,而在魔術和馬賽克的前三年這7個賽季,就干下了13195分。也就是說,他職業生涯總得分的7成是在這段時間得到的,橫不橫?
2002-2003賽季,麥迪場均32.1分的數據加冕了得分王,也入選了當季的最佳陣容一陣。
麥迪職業生涯獲得過兩次得分王,
在NBA歷史上獲得過2次及以上得分王的球員一共有17人。
其中5人是在70年之前打球的。
人們總說麥迪的榮譽也就倆得分王,卻沒想到倆得分王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吧?
還有一場比賽,那就是2004年那場感動上帝的比賽。35秒13分,絕對是NBA歷史長河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無數麥子球迷腦海中無限回放的經典。經典就是經典,他就存在在那里,誰也不能抹殺。
巔峰期的麥迪,個人能力,絕對是NBA聯盟第一檔球星的存在。
......
豐田中心球館,尼克斯和馬賽克隊的比賽即將開始。
沒有了大姚的馬賽克本賽季開始全面提速,斯科拉是這支馬賽克隊的中鋒。
首發控衛是阿布魯斯,剩下的三個人分別是巴蒂爾、阿里扎和海耶斯。
而尼克斯這邊首發則是沈楓、錢德勒、加里納利,哈靈頓和大衛·李。
比賽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