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石脈化守護獸,也是源由靈根背面的黑線嗎?”思索之后,袁峰問道。
世上本無魔。魔的概念是上界的仙人們強行界定并且灌輸給三界的概念。在青木派里,這已經是共識。
因為曾經有過生成魔種,與走火入魔擦肩而過的經歷,袁峰比一般的青木派弟子更加反感“魔”這一說法。
在捋清了思路之后,他的心神大定,于是不愿意再延用“魔根”這個詞。
相比較起來,沈云卻是無所謂的態度。
并不是他沒有那種痛苦、黑暗的經歷。而是在很早以前,他就發現自己身上的魔族血脈。
最初的時候,沈云也是難以接受,甚至因此而惶恐不安過。
但是,他很快的就發現,魔族血脈并不是罪惡的。魔族血脈、靈根,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都只是修行的工具、手段。
唯一的不同是,一個只能吸納煞氣;而另一個則是吸納靈氣。
那時,他對煞氣和靈氣已經有很深的認識,深知煞氣和靈氣都是和日月山河一般的客觀存在,并沒有惡與善之分。
那么,只能夠吸納煞氣和吸納靈氣的魔族血脈與靈根,是否也是客觀的存在呢?
就這樣,他慢慢的接受了自己體內的魔族血脈,繼而,試探著與之相處。
后來,成立私營、建立青木派,使得他有機會在其他人身上實踐自己的修行理念,并且也獲取了大量的數據。
從這些每天都在更新的數據里,他漸漸的得出了一個結論:大多數的人都是介于魔族血脈和靈根之間的體質。
沒錯,在這個階段,他已經將擁有魔族血脈,或者靈根,當成了兩種極端的體質。
為什么稱是極端呢?
因為擁有魔族血脈的修士,只能吸納煞氣,并在此基礎上修行;反過來,擁有靈根的修士則只能吸納靈氣,進行修行。而祝融大陸之上的大多數人,就象青木派眾弟子一樣,是介于兩者之間的體質。
他將之稱為“混沌體質”。
通過修行,混沌體質也會漸漸走向兩個極端。
比如說,在青木派里,通過十幾二十年的修為,不少弟子已經由原來的類靈根變成了真正的靈根;越來越趨向魔族血脈體質的弟子也有好幾個了。不過,與前者相比,后者明顯的要更加困難一些。
這里頭的原由,他也參悟到了許多。他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魔族血脈比靈根更難得。
有了這些認識,他對于“魔”的界定已經完全豁達了。對于他來說,“魔”以及與之有關的一系列詞語,純粹就是一個名字。就象在牛頭坳村里,村民們給孩子們取個賤名,圖好養活一樣。誰能說“玉仔”就一定要比“狗蛋”高貴?
當然,袁峰的感情喜好也是要照顧的。故而,沈云也沒有再提“魔根”一詞,而是同樣的以“黑線”代替。
說到這里,他不得不再贊一聲袁峰的悟性。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是的。”他很肯定的回答道,“上品靈石脈看似非常的純粹,其實,其中隱含著許多細小的‘黑線’。平時,它處于靈氣精純且濃郁之地,暗藏的‘黑線’們都被壓制,故而不顯,很難被發現。一旦周邊的靈氣轉弱,無法再壓制之時,這些‘黑線’們被瞬間一同暴發起來。”
聽到這里,袁峰也想到了一些關于布設靈石脈的傳說故事,心念一動,撫掌問道:“靈石脈能化成守護獸,除了周邊靈氣稀薄,是否還有其他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