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永安副教使的指點,沈云很順利的找到了藥田的方位。
云霧如紗,飄蕩在山谷里。藥田好比天梯,自谷中沿山而上,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直至山腰,簡直是壯觀之極!
沈云嘆為觀止。剎那間,他終于發自內心的體會到了,太師祖在手札里曾寫到的“滄海一粟”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成千上萬的藥田層疊,可謂鬼斧神工。壯哉!
與之相比,他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不就是“滄海一粟”嗎!
就在這時,一股熱氣,宛如滔滔之江水,自丹田而出,直入任督二脈!
沈云大喜——這是真氣?
然而,他高興得太早了!
這股熱氣堪堪維系了不到兩息,便煙消云散,無形無蹤。
罷了。師父生前說過,凝結真氣,當水到渠成,萬萬急不得。
沈云接連做了三個深呼吸,定住心神,背著藍布大包袱,踏上一道紅泥田埂,走向自己的藥田。
地形圖與實際的藥田出入很大。比如說,所謂的水源,其實是穿過山谷的河流。故而,所有的甲字號藥田都位于谷底,分布于河流的兩側。
眼下,所有藥田都是荒著的。雜草叢中,立有一塊塊三尺來高的木牌子。上面標記著藥田號。
沈云沿著田埂往前走,接連看過三塊藥田之后,發現自己有些誤解——沒錯,確實是數字越大,藥田的面積越大。但是,這里的面積不是他以為的田土的實際面積。比如說,這三塊藥田的范圍居然還包括了附近一部分河面。
在近岸的河面上,有一些木樁。每個木樁之間拉有懸標。它們和岸上的田埂連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和地形圖上藥田形狀。
沈云的記性不錯。那張地形圖,他又仔細的分析過。別的字號的藥田,他可能記不太清,但是,甲字號的這二十多塊藥田,絕不可能記錯。
而且,三塊藥田里,數字越大的,圍在其中的河面也越寬。
于是,沈云不禁擔心起來——他的甲十號,數字都比這三塊要大……
很快,他找到了甲十號藥田。
果不其然!藥田也分成水、陸兩部分,目測總共有兩畝左右。其中,河面占據了整塊藥田的三分之二!
陸上的部分,還包括了住宅。
真正能利用起來的田土,沈云以自己的務農經驗判斷,不超過兩分地。
這是要養魚的節奏啊!種什么藥!
當然,有些藥材,象荷葉、蓮子等藥材,都是長在水里的。但是,水中的出產,哪有土里豐厚?而且,現在已是秋天,水中能種的藥材,更是少之又少!
沈云好不失望,同時,也憂心忡忡——守著兩分地,往后的日子,該怎么過?
無他,見過永安副教使之后,他才知道,鴻云武館與舊武館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即,束脩貴了不止五倍!
從永安副教使那里出來,他的身家便縮水了一大半。四百兩的銀票只剩下一百二十兩。
這還只是一年的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