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一樣,永安縣城仍然收“城門稅”。為方便弟子們外出,鴻云武館在開館之際,便為新弟子們統一辦理了良民路引。沈云拿出新路引,一個子也沒花,順利的進了城。
城里實行宵禁。是以,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夜宿的問題。擔心身后有“尾巴”,不好去陳家米鋪找陳老爺他們,沈云只能投店。
將近一年沒有來過,永安縣城變化挺大的。最明顯的就是,街上又開滿了各種店鋪。很多鋪子裝扮得光鮮亮麗,看著象是剛裝修過的。看來,和省城一樣,這里也差不多擺脫了兵禍之亂,恢復了往昔的繁榮。
將近宵禁,大多數的鋪子開始打烊。沈云不敢再耽擱,走了半條街,看到前面有一家叫做“東升客棧”的,門臉新,收拾得干凈,便快步走了進去。
“呵呵,沈兄弟心眼不少哇。這是防著我們兄弟仨呢。”小山頭上,古老大手捧那枚黑色鐵圓盤,撇了撇嘴。
古老二和古老三也都在盯著他手里的圓盤看。
如果沈云在這里,定會目瞪口呆,旋即又懊惱不已——他自以為得計,卻不想古氏三兄弟根本就沒有把他當成真正的危險。
因為他會看到那黑色的鐵圓盤儼然象是一面小圓鏡,而他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無比清晰的顯現在其中。唯一的不足之處是,沒有聲音。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古氏三兄弟象是隔著一塊水晶石看沈云一般,對后者的行蹤了如指掌。
看到沈云提了桶熱水,倒進楊木圓浴桶里,古老大笑嘻嘻的念了聲“收”。
白光一晃,黑鐵圓盤上的畫面消失了。
“二哥,沈兄弟真是我們要找的人?”古老三抬頭問道。
古老二嘆了一口氣:“希望是的。”
“天帝老爺保佑,沈兄弟就是的。”古老大滿懷希翼的看向夜幕下的永安縣城,“我們找了快十五年,頭發都快等白了。”
一直以來,他們兄弟三個拿人銀財,替人尋物尋人。在江湖上,曉有名聲。沒有人知道,這其實只是他們的幌子。事實上,他們兄弟三個自己也是在找人。
他們要找的人,不知道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不知道高矮胖瘦,姓甚名誰也是未知。
他們僅知道的一點線索就是,要找之人有可能會知道的四樣本事。
而沈云恰好符合其中一樣:擅長用藥,又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神針術。
并且,他的言行舉止和心性,也很是符合他們的預想。
唯一讓他們拿不定的是,沈兄弟和他們仨一樣,也是凡人。
但是,總的來說,十五年來,他們沒有碰到比沈云更符合條件的了。
所以,這一次,他們定會將人給盯緊了。
再說沈云。他見身后并無“尾巴”,以為古氏三兄弟沒有尾隨而來。于是,第二天早晨,退了房間,直奔陳氏米鋪。
結果,他晚去了一步。鋪子的大門上貼著紅封,并寫明,東家回鄉過年了,暫且歇業,來年正月初六開鋪。
看樣子陳老爺他們去鄭家莊與洪伯他們一起過年了。沈云沒有再多逗留,在集市里挑了幾樣伴手禮,急匆匆的出城,去鄭家莊。
哪知,他趕到鄭家莊,又撲了個空。
好在他與莊子里的兩家佃戶都熟得很。他們告訴他:“洪伯他們父子兩個隨親家老爺一起回鄉過年去了。先前,洪伯收到您的信,知道您考上了省城的大武館,高興得擺了酒。他打聽到,大武館會放年假,猜著您要回來,便推遲了行程。他一直等到前天,實在不能再等了,才和親家老爺走的。”
“撲哧——”,五里外的一個密林子里,古老三再也忍不住,笑了出來:“大年下的,沈兄弟的運氣可真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