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總有一天,我會找到仙門,找到答案。
既然打探不到什么,沈云便徑直去車馬行租了一輛青布小馬車,按計劃趕往石秀縣。在那里,他有三樁事要做:一是,去劉家拳館舊址,祭典劉爺爺,同時,也跟周邊的街坊們打探一下館主大人有無回來過;二是,去后山的山洞看看;第三樁事則是打聽小溪村。
最后那樁事是與報仇有關。
當年,他不到六歲,所記之事有限得很。過了這么多年,他只記得野雞嶺,完全記不得離開小鎮的路。是以,在武館時,他查找牛頭坳村的方位時,發現自己竟然不知從何處下手。更讓他頭痛的是,地圖上,石秀縣的周邊山嶺根本就沒有叫做“野雞嶺”的。
思來想去,他決定去拜訪當年救他們兄妹出野雞嶺的洪大爺等獵戶們。興許他們還記得當年的事,能帶他找到那個小石潭。
記憶之中,他與九姐是沿著一條山溪水走到小石潭邊的。他覺得,只要找到了小石潭,再逆流而上,就能找到姑奶奶所在的小鎮。到了小鎮,他興許還能記得回牛頭坳村的路。就算不記得了,也沒關系。小鎮與牛頭坳村就只隔了那么遠,搜索范圍大大縮小。他方方圓圓的找,總會找到的。
趕車的車夫看上去有四十出頭,很健談。出了城門,官道上行人、車馬漸漸變得稀少。他便歪坐在車轅上,跟沈云閑扯起來:“小哥,你的官話說得真好。你不是我們永安縣人吧?”
沈云笑了笑,換了一口永安縣城的話:“我住在城外的鄭家莊。”
“啊呀,鄭家莊!就是出了個仙童的那個鄭家莊?”車夫驚呼,立馬坐正了身子。
沈云點頭:“正是。”
“那您見過仙童嘍?”車夫星星眼。
“以前見過。”沈云答道,“我常年在外,前些天,才回到莊子里。”
車夫甚是惋惜:“可惜嘍。”甩了一記響鞭,說起八卦來,“我們永安縣風水好。以前,每年都會出一兩個仙童的。唉,自從兵禍過后,風水也壞掉了。前兩年,一直沒有出來仙童。大年初一的時候,仙府特意宰了三牲去天帝廟祭天,求天帝老爺賜下仙童。還別說,天帝廟真的很靈驗,一求就靈。今年真的賜下了一個仙童。可把大老爺高興壞了。又聽說,兵禍時,仙童一直寄居在外家,是外公手把手的帶著。本來按規矩,只給仙童的家人升藉的。大老爺格外開恩,給仙童的外家也升了藉。仙童也很懂得報恩,當外家和自家一樣,都一道帶到仙山享仙福去了。”
說到這里,他一臉艷慕的嘖嘖咋舌,“大伙兒都說,這兩家肯定是祖墳葬得好。后來有人透出風來,說仙童老家是在石秀縣石頭村。先是這周邊的人都去石頭村沾仙氣。后來,風聲越傳越遠,老遠的人也跑來了。托仙童的福,這一兩個月來,我們這些趕馬車的生意格外好。”
看了沈云一眼,又道,“小的也接了好幾趟從省城來的客人。先前聽小哥說的官話和他們相差不多,小的還以為小哥是省城來的遠客呢。
聽了他的話,沈云完全信了,不再有任何的猜疑。
假不了,甜妞真的當上了仙童。陳老爺和洪伯他們兩家人也是真的跟著去了仙山。
總有一天,我會尋到仙山!沈云看著前方的路,心里生出一股子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