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珠?是什么東西?沈云心里暗叫“糟糕”——擔心在路上會碰到強者打劫,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把朱漆盒子與百寶囊都埋在了小院子里。這次出來,身上只帶了五百兩銀票和一些散碎銀子。
也不知道靈珠能不能用銀票兌換……他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幾個攤位,終于看到了一樁成交的買賣。有個中年婦人在一個賣舊荷包的攤位上買了一個巴掌大的七成新的荷包,以及攤主附送下次的通行符一枚,花費了二百個靈珠!
看她將一把五顏六色的圓珠子交給攤主,沈云這才發現,原來他早就看到過靈珠了:古老大用“縮地成寸術”之前,都會拿出一顆亮晶晶的圓珠子放在法寶的正中心。這顆圓珠子就是一顆靈珠!
靈珠的顏色有很多種,白的、紅的、黃的、綠的……五顏六色。但大小和形狀都是一樣的。
沈云不由頭痛。他連一顆靈珠也沒有,看來今天不能如愿,只能空手而回了。
轉念又一想:有幾個人能來仙人坊市一游?就連太師祖的手札里也沒有寫過類似的經歷。所以,就算是光看看,什么也不能買,也是一大幸事啊。
如此一來,心里好受了許多。
漸漸的,坊市里的人越來越多。到處都能聽到低聲輕語。而沈云又親眼目睹了好幾樁買賣成交。無一例外,他們都是用靈珠交易的。
正當沈云徹底熄了淘換符紙和符筆的念頭之時,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個攤位如鶴立雞群,格外顯眼:
別的攤主都是擺地攤,唯獨只有這一個攤位是擺了一張長案,攤主坐在案頭后面的太師椅上。
也許是他特別一些的緣故,攤子前竟然還排起了長隊。沈云逛了近一半的坊市,還沒有看到比他生意更紅火的。
到底是賣什么的呢?沈云好奇的走過去看了看。
攤位旁邊立著一塊小木塊,上面居中寫著一行醒目的黑色大字“兌換靈珠”。右邊還有兩行小字:十兩銀子兌換一枚靈珠;兌換十枚靈珠以上者,附送下次坊市的通行符一枚。
剎那間,沈云只覺得花明柳暗,眼前一片光明。
看著排隊的人不下十位,他決定先去尋找有沒有賣符紙和符筆的攤位。如果有的話,再回來兌換靈珠也不遲。
接下來,他又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攤子:賣酒和米。
可惜的是,酒水是用大大小小的葫蘆裝著;米則是用磨盤大的白色的布袋裝著。
原來戲文里說仙人們不吃不喝,全是訛傳。不然的話,仙人坊市里怎么還有賣酒水和糧米的?并且,買的人還不少。
沈云興趣大增,不由放緩腳步,豎起耳朵聽他們交易。
“靈米怎么賣?”
“一袋一枚靈珠。”
靈米?沈云好生耳熟——《青木寶典》里有提到過!那是修仙之人食用的糧米。
原來,坊市里的人并非仙人,而是一群修士。
也就是說,他現在逛的也并非什么“仙人坊市”,而修士們交易的市集。
在鴻云武館學藝三年,沈云自然知道修士是做什么的——修行之士,即為修士。象玉寧道長、永安副教使,他們這些得道高人,就是修士。
即便如此,沈云心里也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也是太師祖和師父都不曾有過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