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嗖嗖的,好清涼。
老羅歡喜的過來:“沈爺,您也接到財喜了嗎?”
“哦,剛才落了幾滴在我額頭上。”沈云說著,伸手欲去擦額頭。
“財喜不能擦!”老羅連忙拉住他的袖子,“沈爺,接了財喜,要過去做個揖。”他知道沈云不信這些,所以,怕沈云得罪了財神,接到財喜之后,立馬就過來了。
呵呵,大過年的,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財神爺啊。
沈云被他殷切的小眼神盯著,無奈之下,只好隨他一道去香案前打拱作揖。
等完事了,他轉過身來,恰好看到李道長脫掉外面的八卦袍,仔細的疊好。小道童上來,雙手接過。然后,李道長又摘掉頭上的道冠,放到八卦袍之上。小道童鞠了一躬,雙手平捧著衣服和帽子,往大殿旁邊的小屋子那邊去了。
老羅見了,在一旁小聲解釋道:“道士們做法事都是這樣。每做完一場法事,要將法袍和道冠收起來的。待做下場法事時,再請出來。”
沈云其實注意到的是,小道童周身要穴上的小氣旋全消失了。聞言,他笑道:“很有意思。”
“打醮確實是很有意思。”老羅點頭表示贊同。
離下一場法事還有些時間,他又道,“沈爺,大殿的后面有一棵老白果樹。”伸手做了一個合抱的姿勢,“樹干這么粗,聽說有千把歲了呢。要不,我陪您去看看?”
“去看看。”
于是,老羅熟門熟路的領著沈云繞到了大殿的后面。
那里,果然有一棵樹干粗壯的白果樹。時值隆冬,白果樹的葉子都掉光了,但是,每一根枝頭上都掛滿了兩端墜著紅色小香包的紅綢條。山風吹過,數不清的紅綢條呀飄。在四周積雪的映襯之下,象極了一樹烈火。
“這是……”沈云冷不丁看到這樣的一棵古樹,甚是震驚。
老羅笑道:“那些是福包,都是香客們在大殿里的老君殿前求來,掛上去的。可靈驗了。“
無奈,沈爺不信這些。所以,他試圖用自己的實例說服之,“以前,我在這里求過一次福包,祈求我們家能過上好日子。您看,我們一家三口先是碰上了你,然后遇見了您,吃穿不愁。”
說罷,用充滿期盼的眼神望著沈云。
沈云是不信的,但被他這般看著,挺過意不去的,遂,問道:“怎么求福包?”
老羅大喜,連忙說道:“很簡單的,老君座前有福包,只賜給有緣人。”
接著,他詳細的解說了求福包的流程:
先要在老君神位前做個長揖,稟明求一條福包。
供桌上常年供奉著一副“寶卦”。自己拿起來,打一個。
如果是陰卦或勝卦,那就是有緣人,再做個長揖,謝過老君,便能到供桌上請一條福包;但是,要是打了陽卦,那就意味著,老君不同意賜下福包。即便是擅自請了福包,將殿后的老白果樹全掛滿,也是沒有用的。
聽到這里,沈云明白了,為什么老羅不一開始就帶他去大殿的老君神位前請福包——怕他因為不信,而胡說八道,得罪了老君,做不成有緣人。
“我知道了。”他點點頭。
老羅這才放下心來,陪他去大殿。
李道長師徒兩個皆不在。
沈云環視殿里。沒有神像,主位的神龕里供奉的是一個無字的明黃色神牌。如老羅所言,供桌的左邊擺著一大把嶄新的福包。在紅綢條上的上面壓著兩塊左右對稱,打磨得油光發亮的舊物什。它們合在一起,象極了一根拳頭大的冬筍。這便是那“寶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