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是草紙嗎?
打定主意之后,沈云感覺到心情從未有過的舒暢。待齊伯離開后,他忍不住愜意的伸了一個懶腰。
就在這時,丹田里竟然有一股暖流涌動,鼓鼓囊囊的!
有異狀!
沈云連忙替自己把脈。
驚喜隨即而來——他體內的真氣突然漲了一丟丟!
比發絲還要細的一丟丟!
不要小看這一丟丟。換了《洗玉訣》之后,他很快就沖破瓶頸,體內的真氣緩慢增加。但數月來,真氣增加的量也不過是這么一丟丟。
所以,這一丟丟,于他來說,簡直就是暴漲。
我剛剛明明什么也沒有做,真氣怎么就暴漲了呢?
沈云撓撓頭,發覺自己并不是頭次碰到這樣的情況。
以前,體內沒有凝結出真氣的時候,他也曾有過在頃刻之間,功力大進。他記得很清楚,那一次是替袁峰給他的舅舅們送信不成,暗探袁府;
還有,他凝結真氣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至于,凝結出真氣之后,又先后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一次兩次,可能是偶然,但,前前后后加起來,有五六次之多。哪來那么多的偶然?
頃刻間,功力大進,肯定是有緣由的。
只要找出緣由所在,以后練功豈不是事半功倍?
啊,那時,我都做了些什么?
沈云顧不得運行心法,穩定真氣,坐在太師椅里,努力回憶著那些往事。
很快,他發現不論哪一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功力大進之前,他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比如說,救袁峰的那次,他被古老二詰問,為了救袁峰,卻令古家十余名暗衛被滅口,是否后悔。他從暗探袁府之后,想通了這個問題。第一次清晰的領悟到“什么是道義”,在心里告訴自己:身處亂世,自己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而在金燕樓里突然體內凝結出真氣,是因為福至心靈,他對永安師尊曾經說過的“道,無處不在”有所領悟,頭一次意識到:什么是道?答案興許不在武館里,不在書本上,而是一直在他的身邊。或者說,答案既在武館里,也在書本上,還在他漂泊的路上。
……
這一次,也是如此。一方面是他在仙都漸漸站穩了腳,另一方面,他若去救洪天寶,極有可能也為自己招來滅頂之災。兩相權衡,猶豫掙扎之后,他想明白了:勿忘本心。
僅僅就是這樣,也能功力大進?
在鴻云武館時,所有的師尊都說過,學武在于勤,但是一味的苦練,也是學不好的。在勤奮的同時,還要帶著腦子學。平時有空沒空,都要多想一想武學上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