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坊主他們三個領令而去,沈云坐在太師椅里,禁不住的冷笑連連。
當他說出還有第二批報名時,那三位眼底的驚訝遮都遮不住。也不知道這回,他們又會想出什么法子從中撈取最大的私利。不過,他一點兒也不擔心。因為通過剛剛的交鋒,他再一次無比清晰的認識到,師父生前說的沒錯,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不過是小聰明爾。
只是,即便如此,三人也實打實的惡心了他一回。
沈云頗為無奈:沒辦法,誰叫自己的人手少,且初來仙都,在這邊還沒有積起自己的人脈。再惡心,暫且也得忍住,用一用這些家伙。
曾經,他以為只要自己變得強大了,且一直稟著扶危救弱的本心,就能變成振臂一揮,應者云集的英雄好漢。出來游學之后,尤其是到了仙都,他越來越意識到自己這樣的想法是何其的不切實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立場,真正要做到“應者云集”,談何容易?
就目前為例,他離“應者云集”,還差得遠矣!
究其原由,他還不夠強大,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對于這個世道,他了解的還不夠透徹,也是一個重要的原由。
在此之前,他只是深深的領悟道“強中更有強者手”。然而,通過組織私勇這一樁事,他突然發現,反過來,也是一樣說得通的,即,他一直想要扶助的弱者們,其實是“沒有最弱,只有更弱”。并且,正如存在著更強者對強者的欺壓,稍弱者對更弱者的欺壓也是一樣的淋漓盡致。
小時候,他在牛頭坳村聽說過一句老話,叫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污泥”。這個世道,不也正是如此嗎?
他當初之所以接受這三條街,共三十戶人家的依附,是因為看到他們勢弱。在強者如云的仙都,這三十戶人家略有恒產,好比是一群小蝦米。他們終日里因此而如履薄冰,過得戰戰兢兢。
黃三爺,就相當于一只小魚。
沈云除去了一直欺凌“小蝦米們”的黃三爺,可是于“小蝦米們”來說,根本談不上解救一說。
因為沒有黃三爺,只要沒人護著,他們很快就會被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王三爺”、“張三爺”之類的“小魚”繼續欺凌。說不定后面冒出來的那些,比前頭的黃三爺還要更兇殘貪婪,搞得他們連“污泥”也吃不成。
顯然,這三十戶人家也是在這方面深感擔憂。所以,他們主動選了自己,紛紛依附過來。目地是用自己去對付周邊的垂涎者們。
沈云是本著扶危救弱之心,接受了他們的依附。
而他擬定的布防之計,也是真心替自己羽翼下的依附者們打算,化去后顧之憂,讓自己能全力面對擄走洪天寶的那只黑手。
哪知,三位坊主,還有所有的家主們,明明知道他組建私勇的目的何在,卻暗地里給他來了這么一招。以至于他真正的意圖被圖解。他給出的好處就這樣被他們這樣公然的劃拉到了自己的腰包里。
想到這里,沈云煩躁的從太師椅里騰的立起,在屋子里快速的來回走了起來。
如今,他很是迷糊——他怎么覺得,他庇佑的三位坊主,還有那二十多個家主,以及他們的子孫們,一個個的都是白眼狼呢?這樣的“弱”,真值得我去扶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