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沈云又回到了藏書閣。昨晚他對真氣與靈氣的運用有了突破性的領悟,故而,連平常最愛去的小書庫也顧不上了,除了吃喝拉撒,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練功上面。
白天,在管事的差房里,練功;
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屋里,練功;
……
轉眼,十天過去了。
第十天的下午,吳管事過來辦交接。
“前些天,你給我替了兩天班。我這人記性不是很好,還是明、后兩天,一并還給你吧。”沈云推讓道。
這只是一個原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這兩天,他對如何融合體內的真氣與靈氣,剛剛摸出門道來。只是有一些細節方面,還須認真打磨。此時最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靈氣環境。
藏書閣這邊的靈氣比家中的靈氣要略微濃郁一點點。
別看這一點點在平時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細微差別。為了適應它,沈云起碼要花費四五天的時間。
而他有把握,只要再多給一天的時間,便能成事。
當然,他也可以交接之后,繼續留在藏書閣里。只是這樣一來,他擔心會引起尤長老的注意。畢竟往日里,他要是不當值,都是立馬拍屁股走人的。
興許是他太過小心了,但是,尤長老自從接管藏書閣后,一直都很忌憚他,這也是事實。所以,師父生前告誡,小心使得萬年船,錯不了。
吳管事聽他這么說,笑道:“您真是太客氣了。”不再提交接之事,又閑聊了幾句,起身告辭離去。
沈云微微側耳。聽到吳管事的腳步聲漸行漸遠,最后過月亮門,去了藏書閣的后院,這才重新盤腿坐好,繼續練功。
如預料的那樣,第二天的晚上,他終于能夠做到熟練的融合真氣與靈氣。
沈云將摸索出來的法門,以及這次摸索的經過,還有心得,都詳盡的記錄在手札里,收進百寶囊。
此舉最初是受太師祖的啟發。
而一直堅持了下來,則是因為他著實從中嘗到了甜頭:
一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他的記性越來越好了,可以稱得上是過目不忘。但是,很多一時間的領悟和靈感,絕大多數,只是隨感而發。它們跟流星似的,其中一時半會,或者,永遠都沒有用處。如若不記下來,便過幾天,漸漸的淡忘了。
而一旦記錄下來了,點點滴滴,便匯成了他走過的路。
一旦空閑,他都會去翻一翻手札。
再看到這些文字,要么令他重溫習武的初衷,不忘本心,要么讓他小有觸動,又有新的領悟。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再者,寫得越多,他便越能發現寫文章的好處。
將腦海里的想法,變成文字,寫在紙上,這個過程既是記錄,也是提煉。能讓很多本身很虛、混亂的念頭,變得有條有理,從而具有可操作性。
記錄自己的行為,也是一個很好的總結和反省。
是以,寫得越多,記錄得越多,他覺得自己的心越沉著,想起問題來,也越有條有理。知道碰到一個問題,該從哪里著手,如何化解。
如此一來,碰到問題時,他的反應便快了,考慮也越來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