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的旺子覺得奇怪極了:“主人,您都沒開車門開一眼,怎么就知道那些大漢是誰呢?”
同坐在車里的王思恩覺得自己的弟弟問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躁得小臉又紅了。只是礙于主人面前,不好發作,她唯有勾著頭,不理那蠢貨。
沈云隨口編了一句謊:“因為昨天他們告訴了我,說今天會來這里送我。”心里卻忍不住贊了一句:好靈性的小子!
旺子沒想到答案竟這么簡單。他本以為是主人暗中動用了仙法的緣故呢。是以,失望的聳了聳肩膀。
沈云垂眸。他不是成心要騙旺子,而是這里頭的緣由很復雜,他自己都沒有弄清楚,怎么可能跟旺子這個連半點修真常識也沒有小孩子解釋得通?
他能不開馬車門,看到百步開外的官道邊上,站著的蘇老三等人,是因為神識外放。
什么是神識外放?
這是金丹境及以上修士才有一種神通。按理說,以他現在的修為是不可能有這種神通的。可是,這次傷好之后,他偶然發現,自己竟然能做到神識外放了!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是“又”啊?因為沈云發現,自己的身上違背修真常識的地方太多了。最顯著的,也是他到現在也仍然沒有想了個所以然來的便是:他明明經歷筑基這個坎,卻擁有了筑基三層的靈力。同時,很多真正的修士們卻都以為他只是一個先天境的小菜鳥。)
沈云確定自己能夠神識外放之后,第一反應是質疑:我是不是記錯了?
于是,他立馬翻出提及了神識的這枚玉簡。
不一會兒,原話被找到了。
沒錯,祖師在玉簡里說得最清楚不過:神識生于泥丸宮,是意念強大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修士只有筑基了,意念才能達到這個強度。泥丸宮里“始凝神識”。不過,筑基修士的神識還是很微弱,“若游絲”,通常到了筑基十層,才能達到頭發絲的大小。這樣微弱的神識,除了對加持自身的靈力,真的沒有別的大用場;但是,當修士凝結出金丹,神識會爆漲百倍。這時,便生出了一項新的神通,即,“神識外放”。
神識因為無色無味無形無狀,一旦能夠外放,那用場可就大了。
比如說,金丹境以上的高階修士最常用的跟蹤術,就是分一縷神識出來,放在被跟蹤者的身上。只要這縷神識尚在,做法者哪怕是在千里萬里之外,也好比就跟在被跟蹤者的身邊,對后者的一切,了如指掌。而被跟蹤者要想發現這縷神識,至少要有修為高過做法者一個小階的高階修士提點。
話雖回來。沈云反復研讀了玉簡里的相關字段。最終,他也沒有搞清楚,自己怎么就能神識外放了。
于是,這又成了一樁懸疑。
很快,馬車停了下來。
車外傳來蘇老三的詢問聲:“請問,車里坐著的可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