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對災情的分析很是準確。頭四天,災民的數量一直都是迅速增加。第五天增加的人數與第四天持平,從第六天開始,增加的人數開始迅速減少。如此過了小半個月,災民的人數終于基本上穩定了。
此時,連綿十里的官道兩邊全搭上了簡易的木棚子。而匯集的災民人數也達到十六萬之多。
再加上附近三個莊子分擔的災民,沈云他們這次總共的賑災人數達到了二十三萬之多。
于私人賑災來說,這絕對是壯舉。然而,周邊諸縣的仙府不但不給予支持,反而在災民全聚集過來后,幾乎是立刻又重新封鎖了周邊的官道。
他們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丁叔傳回消息后,長老會幾乎是炸了鍋。
連向來主張“和氣生財”,平時說話最為和氣,嘴里從不吐臟字的問事堂堂主李憶也破了功,大罵:“該千刀殺的!”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二十三萬張嘴,哪有那么容易養活?
而賑災這種事情,半途而廢,其后果哪里僅僅是前功盡棄?
二十多萬餓了半年的嘴,才吃上幾天飯,此時一旦斷了頓,那是分分秒變洪水猛獸的節奏哇。
仙府之用心,不可謂不歹毒之極。
在他們的眼里,二十多萬災民的性命,還有這十里八鄉的民眾的性命,都算得了什么!
眾長老是越想越生氣。
更讓他們生氣的是,明明知道仙府的險惡意圖,大家湊在一起,卻是束手無策。
怎么辦!
冷靜下來后,吳長老首先提議:“仙府打定主意要封鎖消息,生生的耗掉我們的糧草,激起災民暴亂。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我提議,給宣爺傳訊,請他在省城將春望縣等仙府的惡行公諸于世。”
他的提議馬上得到了王長老等人的贊同。
“對,不能叫仙府的詭計得逞。”
“他們想把我們救濟災民的事情捂爛在鍋里,我們偏不叫他們如意。”
“就是要讓世人的指頭戳爛他們的背。”
齊伯也覺得這個法子好,點頭贊道:“我就不信省城的大老爺也跟這起子黑心肝的東西一樣。只要宣爺去省城的仙府大老爺告狀,這些東西絕對會老實下來,乖乖的給我們解除封鎖。”
想出解除封鎖的有力途徑之后,大家象是被齊齊的打開了思路,紛紛各抒已見。
有說,此時正是夏糧上市之際,糧價最為便宜,可以組織人手去沒有受災的縣市買糧。這樣的話,能多撐一些時日;
也有說,擔心仙府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務必要加強巡邏警戒;
還有的說,供給二十幾萬災民,消耗巨大,莊子里吃力得很。省城的人們相對來說富庶些,有錢的人也多,可以讓宣爺在省城發起募捐。
整理之后,齊伯在散會后,請了吳長老、李憶一道,第一時間向沈云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