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宣一邊片肉,一邊細細的匯報了莊子里的近況,還有這次的行程。
準確的來說,他匯報的是一個多月前莊子里的情形。因為他們這次出來,日夜兼程,在路上也用了差不多一個半月的時間。
他們出來時,整個春望縣的秋收都已經結束。秋天的年景好,再加之,夏收時候的賑災得力,所以,連帶著周邊縣市都喜獲大豐收。先前的災民又成群結伴的回來了。不過,這回他們一個個的都穿著新衣,滿臉喜色,大包小包的,是特意來答謝“神仙大人”的。一時之間,問事堂的外面,爆竹聲從早到晚,就沒間斷過。沒兩天,燒出來的香燭灰燼便堆成了山。至于他們帶來的供品,就問事堂那幾個人,便是一個分成八個,也處理不過來。
問事堂堂主李憶領著手下死扛了一天,便招架不住了,緊急向長老會求援。
經過商議,長老會當晚就出了訣議:一方面,按舊例增派人手,協助問事堂接待鄉鄰們;另一方面,請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幫忙,去官道上現身說法,勸說遠道而來的人們,想答謝“神仙大人”可以,只要去問事堂外面叩個頭就是,千萬莫擾了“神仙大人”的清修。
于是,“神仙大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香火的美名迅速傳開來。前來叩頭乞福的人們更多了。
這時,各種傳言風起。比如說,問事堂外面的香灰能治百病。從而,有人甚至從省城特意趕過來,只為在問事堂的外面叩個頭,求一小把香灰。
自秋收之后,丁叔領著他手下的人盯著外面的動靜,不管有什么傳言,都第一時間傳回長老會。
類似于這種香灰能包治百病的訛言,長老會一邊叫丁叔查源頭,對于那些不懷好意,故意亂傳之人,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絕不手軟;另一邊則令問事堂及明辟謠,引導那些特意前來問藥的人們去醫廬請脈問藥。
待丁叔揪出來數個遠近有名的神棍,交由當地的鄉老以鄉規嚴處之后,很快的,那些雜七雜八的謠言消失了。
因為秋收之后,便是難得的農閑時候。女營那邊的兩位營主向長老會申請,建立女子臨時識字會。
原來,一直以來,在女營打零工的那些女子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到了錢,也和男子一樣,能夠養家糊口,從此,自信心大增。再看到女營里的女子們,“能識字斷文,一身的好本事,比男人還要能干”,只覺得艷羨不已,處處模仿著她們行事。
女一營的營主劉玉娥從她們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去。不過,她是幸運的。因為她在最孤立無助的時候,碰到了主公,從此脫胎換骨,得以新生。
現在,再看到與自己當初一樣渴望新生的女子們,她覺得自己也應當如主公當年一般,對她們伸以援手。
身為過來人,以及私勇們的深刻變化,她最清楚識字在這里頭起的巨大重用。于是,她找到女二營的營主,也就是趙宣的夫人,方雅。后者也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聯名向長老們提出了在農閑時候建立“女子臨時識字會”的申請。
“事關重大,正好這次我過來尋您,所以,長老會不斷擅自決定,請我向您面稟。”趙宣說道。
沈云沒有立刻表態,而是喝了一口滾燙的新米酒,抬眉笑問:“伯堂,你呢?你對這個女子臨時識字會是贊同,還是反對?”
趙宣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笑道:“這個,不瞞主公。內子與劉營主商議時,我正好在家。所以,被內子硬是扯進去,聽了一耳朵。‘女子臨時識字會’的名字是我給取的。”
“哈哈哈……”沈云爽朗的笑了,“我心亦如伯堂之心。你給齊伯回訊,就說女子臨時識字會的一切開銷,皆從我的私賬上出。還有,劉營主和方營主聯合記一等功一次。”
“是,主公!”趙宣響亮的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