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了青玉平安符,一行人走進玉容坊。
看著熱鬧的街市,沈云轉過身去問跟在身后的蘇林明:“你家里的鋪子是做什么營生的?”
“回稟沈太師叔祖,弟子家里主要賣的是藥草。”蘇林明答道。
沈云對李瓊笑道:“聽著與花草搭了些邊。瓊枝,你的運道不錯啊。”
李瓊笑盈盈的略一抱拳:“借沈師伯吉言。”
接著,沈云話鋒一轉,又偏過頭去問蘇林明:“哪里有尋常的桌椅床這一類的家什賣?”
“要去南門那邊才有了。”
這里是正清門的外門坊市,沈云是頭次來,地頭不熟,擔心節外生枝,故而沒有貿然鋪開道力查看坊市里的情形。不過,以他之五感的敏銳,剛一進坊市的石樓牌,便已經察覺出來了,周邊空氣略帶香甜,木靈氣相對更為濃郁一些。剛剛又掃了一眼青石街道兩邊的店鋪。那些鋪店的名字盡數收入眼中。他心中便有底了。
面上沒有顯出來,他只在心里竅喜:今天的運道不錯。
遂又問:“那你們要去哪個門?”
果不其然,蘇林明如實以對:“就在這附近。”
“這樣的話,我們不順路啊。”沈云略作沉吟,對李瓊說道,“這樣吧,瓊枝,我們分開行事。你與蘇林明一道,我去南門那邊看看。”頓了頓,接著說道,“如果一個時辰之后,我還沒有回來這里,你們便不要等我了。我自己回去。”
“是。”李瓊正中下懷。他剛剛接手執事處,還沒理個頭緒出來呢,不想,又添了新的,是以,恨不得將自個兒劈成兩半,分開理事。當然,他分身乏術,只得盡量節省時間。象今天,如果不是非得要出來這一趟,他是絕對不會出來的。聽到沈云的安排,他知道這是體諒他呢。
接下來,沈云跟蘇林明問了去南門的近道,獨自一人往南門方向走去。而李瓊領著蘇林明目送他離開后,也開始考察周邊的店鋪。
玉容坊是典型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南門與北門又相鄰,沈云抄了近道,不多時便到了南門街區。他放眼望過去,果然,在街口看到了一家叫做“李記木匠鋪”的店鋪。剛才蘇林明告訴他,這家鋪子的手藝好,做出來的家俱樣式最出挑,在整個玉容坊里的口碑都不錯。
沈云徑直走了過去。
不大的店鋪門上掛著一塊藏青色的半截厚布門簾。貌似是玉容坊的特色。一路走來,不論是什么店鋪,都在門口掛了一道這樣的半截厚布門簾。不同的是,門簾的顏色、花紋各有特色。
門簾上沒有靈力波動,是塊再尋常不過的俗物。沈云伸手掀起它,探身進了門。
店里只有一個中年男子,三四十歲,煉氣一層的修為,頭上梳著道髻,穿著一件深青色的半舊長袍。前袍別在腰間,兩只袍袖都用同色的布帶子捆束起來。此刻正在柜臺后面搗鼓一只線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