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想了想,從百寶囊里掏出一枚玉簡看了起來。
這是祖師她老人家留下來的眾多玉簡里的一枚,里頭記錄的是她生前的一次秘境探險經歷與心得。
在四位前輩留下來的玉簡里,相關的記載不少。加起來,有一百八十三枚之多。
沈云以前都是一一仔細拜讀過。
自從被困在這里后,他便將這些玉簡都挑了出來,放在百寶囊里,在修行之余,拿出來翻看。希望能從中找到可以借用的經驗。
目前,這已是讀到第四遍了。
沈云沒有找到可以借鑒的經驗,不過,用來平復心情,緩解壓力,卻是效果不錯。
手里抓到的這枚玉簡里,記錄的是祖師她老人家在筑基境時的一次外出歷練,也不慎被困在一處元嬰大能留下來的廢棄洞府里。
當時,她還做不到辟谷。所以,跟沈云眼下的處境差不多。她捏碎了師尊給自己的緊急傳訊玉符,可是過去整整三天了,師尊既沒有回復,也沒有出現。身上帶的干糧、清水一天一天的減少,她又始終找不到出去的路,心里不由慌了起來。
“慌什么?一點用也沒有。”祖師很快想出來一個紓解壓力的法門,當即,從儲物戒指里取出一架古琴,橫在兩個膝頭,叮叮當當的彈了起來。
不想,一曲彈完,眼前便出現了師尊的身影。
原來,師尊早就到了。只是這處困陣設計得頗為精妙,但是師尊也一時找不到陣眼。正在冥思苦想之際,熟悉的琴音傳了出來。師尊立時明白過來:這便是破陣的法門。
循著琴音,師尊果然解開了困陣。
當時,師尊非常高興,對剛好二八年華的祖師說:“為師以前只是聽說過,宗門有以樂聲為引的靈陣,甚是玄妙。一直不得親見。不想,今天在這里碰到了一個。”
接下來,倆師徒將這個困陣拆了拼,找了再拆,研究了足足半個來月。
祖師當時的修為太淺,無法吃透困陣,不過,對于陣法的見識也是翻著跟斗兒增加了。幾百年后,她在經歷巨變之后,再次回憶起這段經歷,對于那個困陣回憶不多,更多的是追憶師尊的諄諄教誨,在末尾寫道:憶師尊音容,淚千行。
也正因為如此,沈云之前讀到這枚玉簡時,除了感慨,便只是感慨,并沒有引起什么靈感。
這次再讀,他突然從師尊說的那句“宗門有以樂聲為引的靈陣”大受啟發,靈光乍現,從蒲團上彈了起來,大呼道:“《問天》!我可以試試《問天》啊!”
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想明白,青霜為什么會成為天神宗歷代掌門的傳承法器。還有《問天》,也是掌門們的必學曲目。并且,以他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兩樣寶物并不是非常突出的奇寶,卻由五位內門護法長老相互制約的保管著。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機呢?
突然間,他從祖師她老人家的這段年少之時的經歷里,抓到一絲靈感,悟通了里頭的關竅:
祖師的師尊說“宗門有以樂聲為引的靈陣”,但他身為天神宗的嫡系中的嫡系,當時已是元嬰修為,也不得一見。這個“以樂聲為引”的靈陣,會不會就在禁地秘境之中啊?
天神宗的歷代掌門上任之初,都要去禁地秘境歷練。在此之前,他們必須學會《問天》!
兩相印證,極有可能,進入秘境,必須以《問天》的蕭聲為引!
想到青霜在這里的表現,以及《問天》的固本培元、定心凝神之效,他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
那么,還等什么?
接下來的六天里,沈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苦練《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