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田亮寶離開后,沈云起身,對余莽說道:“我們也走罷。”
“是。”后者也起身,摸了摸腰間的靈寵袋。
沈云依然是用“乾坤袋”袖起余莽,出門,直接從后院翻墻而出。
街道上冷冷清清的,看不到人影。兩邊的鋪商仍然是門窗緊閉,沒有開張。
原因是落桑族人都去了最大的那座院子里。長秋家主一行人今早將青階的尸體帶回來了。那邊,正按落桑族的風俗安靈。這是長秋家主上任以來的頭件大事。他令所有的落桑族人去觀禮。
諾西客棧這邊,田亮寶給余師弟報了重病,留下一人“照顧”,帶著其余人也趕了過去。
沈云出了東門,這一路上也不曾碰到一個人。但這一路上,他也能清楚的感覺到空氣里的不安分。
呵呵,山中無老虎,猴子充霸王。老話真是一點兒也沒有說錯。他舉目看了看東邊的密林方向,祭起清越冠,騰身而起,按照計劃前往五百里外的烏林城。
參山在那城里欠了點因果,一直沒機會過去了結。而余莽聽說對方是個經營了幾代的藥商,心思不由的活絡了起來,跟沈云提議幫一把參山。
沈云哪里不知道余莽打的是什么主意?更重要的是,他也想到一塊兒去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烏林城之行。
與西礁鎮不同,烏林城是一座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老城,亦是方圓幾百里之內的交通樞紐。這里南來北往的客商云集。城中當是正規的大集市就有四個。另外,近年來,城里的修士也越來越多。五年前,在城外的霧山下,出現了一個筑基境的坊市,名字就叫霧山坊。至今無人知曉坊主是何方神圣。別小看這座新開的筑基坊,里頭的東西挺齊全的,價格也公道,很快在這一帶闖出了名頭來。就連參山這種等于是被落桑族人圈起來的精怪也知曉了它的名頭。
余莽聽到這里,更是恨不得立刻去見識一二。
沈云的運氣不錯,今天恰好是順風路。所以,不到半個時辰,他已站在了南城門前。
這會兒已是日上三竿,城門前車水馬龍,進城、出城的人們,絡繹不絕。他再定睛細看城市的上空。卻是五氣混亂,龍蛇雜處之象。
倒也在意料之中。沈云收回目光,按計劃先進城去,尋訪那位藥商的后人——參山的這點因果是在一百多年前欠下的。那時候,參山還沒有通靈智,只是深山里的一株老山參,得了因果,無力償還。所以,只能欠下。一晃一百多年過去了。在這期間,參山通了靈智,而那藥商也不知道都投了回胎。而參山得沈云相助,終于能遠赴五百多里外的烏林城還因果,也只能還給那藥商的后人。
還因果是件玄之又玄的事。不管隔了幾百年,還是幾千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抑或是相隔千山萬水,只要是真心想還,那就肯定能還。據說,一切自有天道指引。
沈云以前也只是在祖師等前輩們留下來的玉簡里讀到過相關的記載。這回能親眼見識一番,心里挺好奇的。
要還因果的是參山,所以,真有天道指引,也只會指導他。在進城之前,沈云便吩咐余莽將參山從靈寵袋里放了出來,也呆在袖袋里。
參山往身上打了一枚上品斂息符,一雙豆子眼盯著袖袋外面,根本就忙不過來:“啊,原來這就是萬丈紅塵吶……”
一興奮,又是戲腔。
余莽坐在長案后頭喝茶,聞言,“噗”,一口茶水全噴了出來。
顧不得去擦一把臉,他撂下茶盅,一邊連聲向沈云道歉,一邊打出一記去塵術,除去水漬。
沈云扯了扯嘴角,輕聲說道:“無妨。”他依然是一襲細棉布青袍,肩膀上搭著一只半舊不新的褡褳,風塵仆仆。城門內外,人們往來如織,熱鬧得很。人群里,象他這樣的商客,多得是。哪個會刻意去注意他?
余莽忙活完后,有些不放心的看向參山:“老參吶,你別只顧著看熱鬧,莫耽擱了天道給你的指引。”他沒有這樣兩眼一抹黑的還因果的經歷,心里也是越想越覺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