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菱洲的形勢,終于與其他洲一樣,穩定了下來。
在總部的刻意宣傳之下,崔九浩聲名散鵲起,儼然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新秀。仙山那邊各種法會、丹會的邀請函,象雪片一樣的飛向他。
時間也正好。第一個月的炭稅收上來了。崔九浩收到了來菱洲后的第一桶金。美美的給自己從頭到腳做了一身新行頭。冠、袍、履,一水的下品寶器——并不是他置辦不起中品或者上品的寶器,而是以他現在的修為,這已經是最高的配置了。再往上的話,稍有不慎,便會寶大欺主。
嘗到了甜頭,崔九浩更加看重自己的形象。為了營造出菱洲日趨安穩的良好局面,他下令:一方面對邪魔的抓捕不但不能有所放松,而且要更加嚴厲。為此,他提出“寧可錯殺萬人,不可放過一人”,勢必保衛來之不易的除魔戰果;另一方面,明松暗緊,除魔行動全面由明轉暗。對于邪魔的處決,亦是如此。除非罪大惡極、造成了非常惡劣影響的大魔頭,原則上不再搞公開處決。
當然,這些命令都是以密令的形式下達的。
崔九浩生怕底下的督軍府從轟轟烈烈的除魔行動中嘗到了甜頭,舍不得收手,跟他搞陽奉陰違,學著葉罡的手法,也給自己的心腹們安了“總督特使”的身份,令他們下去主要城鎮監督。如有違者,總督就地免職。
總督們驚恐的發現,總督大人竟是個鮮有的鐵腕人物。
不過,稍微動點腦子一想,他們也能想明白總督大人變化為何如此之大。
四個字:今非昔比!
他們的總督大人不再是要出身沒出身,要名聲沒名聲。
論名聲,他是仙山里人人交口稱贊的除魔英雄;
論靠山,他是葉罡最器重的嫡系(至少葉罡在明面上是這樣為他站臺的);
論實力,菱洲境界數萬兵馬,他有生殺大權;
所以,他們在這樣的人物手底下做事,如果還不能認真新形勢,就要洗干凈脖子給總督大人試刀了。
辛辛苦苦修為,圖的是什么?
唯長生爾。
修士其實是最怕死的。在這種風口浪尖上,督軍們也不敢去試總督大人的刀到底有多快。他們很熱忱的接待了特使大人們,也很認真的執行了各項密令。
于是,菱洲各大小城鎮的人們驚訝的發現,每天都上演的菜市口斬頭從某一天開始突然就沒有了。接著,他們又發現,衙門里也沒有再張貼緝拿邪魔的告示。有很多人禁不住想:是邪魔都被抓光了嗎?血腥的日子要結束了?從今往后,晚上可以睡個安穩覺,不要再用桌椅頂住門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