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青木派被崔九浩困于野雞嶺已經有三年,呈垂死之狀(修士同盟軍的官方,以及仙山各界都是這么宣傳的),所以,新上任的總督大人很放心的一頭扎進了整治潤洲吏治的艱苦工作之中,暫且還沒有動邊界。于是,潤洲的邊界,包括與菱洲接壤的這一段邊界,依然保持著原生態。即,只在出入的官道上設置了重重關卡。其余地方,象匯合點這一帶,所有的防務皆由修士同盟軍的巡邏船負責。
而后者的巡邏也是分重點地區和非重點地區的。
象匯合點這一帶,就是典型的非重點地區。巡邏隊認為最近的哨卡完全可以覆蓋這一區域,更何況,菱洲駐有重兵,崔九浩與他的將士們只要逮住機會,便會宣傳,菱洲固若金湯。巡邏隊聽得多了,便放心的將位于菱洲邊界哨卡周邊的點,都劃進了非重點地區里。
當然,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非重點,只是他們內部心知肚明。不是同一條巡邏線上的,很難知曉。
那么,聽風堂是怎么知曉的呢?
這些年,錢柳他們在仙山開展得還算順利,探得了一些相關的情報。而更多的是,聽風堂的弟子用笨辦法,在三年里,蹲守測試、總結得出來的結論。
正因為如此,沈云才有底氣在動員大會上,跟眾弟子們說繞道潤洲是最安全的。
盡管是這樣,沈云還是首先仔細的觀察遠處的哨卡。直到得出結論,他們確實沒有“兼顧”這邊的行為,這才開始仔細察看周邊的情形。
聽風堂的弟子們選擇這里,確實是有理由的。除了它能監視遠處的哨卡,隨時知曉后者的動靜外,這一帶本身也可圈可點。
首先,他腳下的這座山,以及周邊的幾座山都是草山。在這種初冬的時候,野草幾乎都枯蔞了。所以,一眼望去,這一片的山,不論山上、山下,只有雜亂的枯草,看不到綠色,也看不到活物。
再者,往前再翻過一座山,那座山的山腳有一條廢棄的古官道。
以前仙庭時期修了不少官道,被人們稱為“古官道”。哪里需要修官道,仙庭是有明文規定的,即,五萬人口以上的城鎮方圓百里之內,可修官道。所以,有古官道的地方,周邊百里之內,定有城鎮。
有城鎮好啊。
因為有城鎮,就有人。沈云他們偽裝成過路的商隊,或者難民什么的,不會顯得太突兀。
而且,他們要探聽消息,甚至萬一要補給,也都會方便一些。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廢棄的古官道也意味著不會是人口密集之地。這就意味著,修士同盟軍在周邊的城鎮里不會設置督軍府。
說白了,就是修士同盟軍的防守薄弱之地。
沈云素來行事謹慎。在確定這一帶本身沒有隱患之后,他決定去找尋離得最近的城鎮。
果然,沿著古官道往南走,七十多里外,出現了一座古城。
高大的青磚城樓,顯示著這座古城昔日的顯赫。
然而,坑坑洼洼路面,以及城樓上到處可見的大小裂縫,又處處透露著這座古城眼下的落莫與不堪。
哪怕正午的陽光金燦燦的,大片大片的,毫不吝嗇的照在城樓上,給它鍍上了一層金光,也掩蓋不了從城里沖出來的暮氣。
這座古城老了,好比英雄垂暮。難怪古官道已廢棄多年。
沈云不由嘆了一口氣。
類似的情況,在祝融大陸上,近些年來,發生得太多太多。
城樓上的石匾是整座城樓里破損得最為嚴重的地方。布滿整個石匾的坑坑洼洼,透著人為的痕跡。沈云只能依稀看到一些殘余的筆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