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再一次感謝朱林法師。
他回到圣拿蘭大陸后,過了一年半,特意派心腹給沈云送來了一個大包裹。里頭除了他的一封親筆信,還有一些色目族的修行基礎書藉。
大包裹也是按沈云的要求,送到聽風堂的老仙都總舵。幾經周折,歷經近三個月,才送到沈云的手上。
當時,沈云一打開包裹,看到這么多的書,簡直不能再驚喜了,連聲道“好”。因為當時他只是請朱林法師幫忙收集幾本關于法師的著作。沒有想到,朱林法師一下子給他送來這么多。
雖然說這些書在色目族里很尋常,是蒙童初學時的入門書,卻正是他想要看的。更難得的是,所有的書不但全翻譯成了祝融字,而且還分門別類的給他標注好了。是以,它們屬于什么體系,一目了然。
沈云仔細的清點了一下,竟是囊括了色目族的所有修行體系。
狂喜之后,他再去看朱林法師的親筆信。
那是一封很厚實的信。在信里,朱林法師跟他詳細的介紹了色目族的修行體系,又道自己從他這里獲得了啟發,目前正在組織人手大量從事翻譯之事,希望能幫助更多的祝融人了解色目族的修行體系。這些書就是他已經翻譯出來的范本,請他斧正。
朱林法師在祝融大陸生活了幾十年,深知這邊的修士有一條法不輕傳的鐵律。這條鐵律既包括了輕易不會將自己的功法、修行心得等傳授給別人,也包括了不可偷學他人的功法。他對沈云的性情并不是很了解,不免擔心后者守著鐵律,不會看這些書,更不用說給他提修改意見,故而特意在信里寫清楚,說在圣拿蘭大陸上,這些基礎書都是人人可以的,并且只要自己覺得適用,都可以學。沒有任何的限制。也請沈云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末尾,他很遺憾的告訴他,暫且沒有找到他想要找的人。不過,他又馬上寫道,還會繼續尋訪的。最多三年之后,他一定會返回祝融大陸。在這段時間里,他會堅持不懈的尋訪。
讀完之后,沈云也頗為遺憾。不過,那些書,很快的沖淡了這種遺憾。他在心里勸自己:機緣未到,急不得啊。
將朱林法師送來的書通讀之后,沈云不但對色目族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而且眼界大漲。比如說,眼下,他看了李藝畫得山腳守護大陣陣柱圖后,很快就認出來了,守護大陣的最主要部分,嵌入了色目族的陣法。
李藝聞言,額頭上禁不住汩汩的冒冷汗:“多虧門主大人親臨。”
不然,誰能識破這里頭的名堂!而他們還是按以前的手段去摸營,鐵定會吃大虧啊。
小隊長和他的隊員們也想到了這一層,也是臉色乍變。
“絕對是他們搞出來的新玩意!”
“對。我在邊界這么些年,從來沒有見過。”
“怎么才能判斷得出,他們有沒有用色目族的新玩意?”最后一句是小隊長問出來的。
沈云贊許的看著他,笑道:“這個問題問得好。”當即,告訴他們判斷的法門。
“其實很簡單。就是看這些陣柱。首先,它們的數目就不對。你們好好回憶一下,《弟子手冊》里的陣法篇,說到陣柱時,數目有什么特點?”沈云問道。
如果這里有陣修,他就不用這樣說得細了。巧得很,包括李藝在內,六個人里,沒有一個是陣修。
而陣柱的數目是最基礎的問題,不是陣修也要掌握的。聞言,李藝最先反應過來:“成單啊!它是十二個,成雙了。”說到這里,他恍然大悟的猛拍自己的額頭,“我就說了,這圖剛畫出來的時候,我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原來是這里!”
“不僅僅是數目不對呢。”小隊長興奮的指著圖紙,說道,“它們的排列也不符合規矩……就象是,就象是,這里是多出來一個角!”說著,十分期待的看向沈云。
不等后者回答,一名隊員出聲反駁道:“復合陣的陣柱差不多都是這樣。《手冊》里有說過,越是低階的復合陣,陣柱彼此間的嵌合越是勉強,難免會發生擠壓而變形。看上去很不自然,就象多出來一個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