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讓娟娟站多久,婦女們一人選了一件新上市的酒紅色春秋衫,在各自身上比比,就揚聲問道:“老板,這衣服多少錢?”“你們真有眼光,這是今年剛上市的新款。”
娟娟一聽有戲,來了興趣,趨步上前,按照無師自通的銷售**,照例先來了一番介紹:“瞧這面料,看這做工,特別是內肩和袖口這些小細節的卷法……”婦女們眨巴著眼睛聽著,其中一個還掏出手機看看,悄悄提醒:“大姐,快五點?”
被稱做大姐的婦女,就不客氣地打斷了娟娟:“老板,我們不懂那些,穿上好看就行,我們還忙著去吃喜酒,你直說,多少錢?”娟娟明白了,點點頭,剛才就聽到她們邊選衣服邊咕噥,原來是忙著吃喜酒哇:“這樣,原價180,你們買三件,打個九折。”
她退后幾步,順手抓起小柜上的計算機,指頭兒點點:“162,哎,即然是吃喜酒,我也湊個吉利,再減掉零頭,就160,如何?”“微信!”大姐一揚手機:“包起包起。”“不忙!你們是一家人?”“三胞胎呢!”
顯然,大姐有著小母親的權威,指指二姐妹:“這是老二,這是老三,老二比我小10分鐘,老三比我小半點鐘。”她說話,老二老三就只是含笑點頭。說真,這就是娟娟與其他女老板不同的地方了。
其他女老板??的銷售方法,娟娟曾用心揣摩和現場看過,發現她們基本上都是老銷售套路:先是摻有水份的介紹,然后查顏觀色,肆意奉迎,顧客明明穿起不好看或顯小顯大,卻反其道之一個勁兒反著鼓搗,只求對方掏膘包拎走為好。
當然羅,娟娟并非完全否定女老板們的作法,在商言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可是娟娟認為,最好根據顧客身體條件,多講實話,并主動給予提議。介紹呢,最好少摻水份或者不摻水份。因為這是在著名的紅潤大商城服裝店啊,又不是銷售的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何必過份吹噓,甚至說假話呢?
再說了,顧客也不笨,上當一次后,還會再來嗎?
這些被女老板們嘲笑不已和嗤之以鼻的“酸腐學生腔”,一開始也讓娟娟自己吃盡了苦頭,新裝修重開店的小小服裝店,第一個月差點兒白板,第二個月稍好一點,勉強持平。正當娟娟忍受著女老板們的譏笑嘲弄,自信心在開始減持時,第三個月居然開始了贏利,以后,越來越好,而且來的基本上都是回頭客。
事實證明,讀書學習,的確是讓人心胸充實,眼界開闊和規范自己行為舉止的唯一途徑。所以,當她問明三個婦女竟是少見的三胞胎后,建議道:“我覺得,雖然民間都喜歡讓雙胞胎穿同樣衣著,以提高觀賞和注意力,可你們三個。如果能穿上三種顏色的春秋衫去赴宴,會更加令人高興和觀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