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說的“朝廷”,自然是指他們這邊,而不是高泰明那邊。
而馬市,一直是大理對外貿易的重點,阿盧部,因一直向宋朝輸送馬匹,在國中,是這方面首屈一指的部落。
阿盧部自身,也是國中大部,在段思平立國之戰中,阿廬部所屬師宗、彌勒、吉輸部均領兵參戰,并立下了汗馬功勞,后因功封在大理與宋朝的邕州邊境。
但在段家勢力衰退后,關系不免漸漸也變得疏遠起來,和其它邊境的部落一樣,都有自立的趨勢。
阿盧部在這個時候示好,當然是好消息。
段正淳也喜道:“此事大善,”
他最看中的是阿盧部和宋朝的關系,戰馬交易,是能和宋朝交好的有力渠道,只要用心運籌,他覺得,完全可以借著阿盧部,進一步和宋朝交好。
宋朝,那可是最好的外援。
“臣請封賞阿盧部,”黃昊馬上站起來。
看著其它人也都一臉贊同的樣子,段同學忍不住開口說道:“父皇,各位大人,我有一言,不知是否當講,”
“哦,”段正淳笑瞇瞇的轉過來,“譽兒,你且說說,”
讓段譽旁聽,本意自然是讓段譽早日學治國之道,他很樂意聽聽兒子對這些大事的看法。
“我覺得,阿盧部自當封賞,但宜私下進行,不宜大肆張揚,”段譽同學說。
他看著想說話的宗正段壽昌,“我知道,阿盧部這樣的大部落表示進一步臣服,是大事,是大喜事,但我覺得,此時,不宜過分刺激相國公一方,”
他知道,段壽昌等,包括自己皇帝老子之所以這么高興的另一個原因,是高家,也一直在拉攏阿盧部,但現在成功的卻是他們,這無疑是相當能鼓舞己方士氣的大好事。
段壽昌馬上說道:“太子,雖國事艱難,但萬不可失了銳氣,畏葸不前,”
這樣的話,讓段同學有些不爽,但他知道段壽昌的脾氣,也知道他這火氣,是對著高氏,所以也不好和他計較,他站起來躬了下身子:“叔祖教誨得是,”
“我是覺得,在當前,我們一動,莫若一靜,”
黃昊有些疑惑的看著自己的這個學生,你這是什么意思?
段同學看著段正淳說道:“我想,接下來,也到了高家內部爭斗的時候,”
霎時,段正淳的眼睛,霍然一亮,撫須的黃昊忍不住輕聲痛呼了一聲——卻是扯掉了幾根胡子,段譽想到的,他都沒有想到。
至于段壽昌等,俱都愣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