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大理國和宋朝官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理所當然的,會川都督,也是大理國和宋朝,經濟往來最為活躍的地區,這才是段延貴此行的真正目的。
向宋朝入貢,請封,真是在宋朝游學多地,對宋朝有深入了解的段延貴最不愿意做的事之一。
因此對建昌的高演習也避而不見,他覺得有些好笑。
他覺得好笑,趙卓為對他的這話卻不好直接回復,老實說,事涉高、段兩家,他哪會說什么?
當下只道:“若有怠慢之處,還請段大人海涵,”
又道:“下官久聞段大人大名,日前還時常能聽到從成都府而來的宋朝士紳,提及段大人在成都府時的事跡,一直非常景仰,今日能見得段大人,算是了了一樁夙愿,”
段延貴又呵呵了兩聲,“哪里哪里,”
“故段大人在建昌期間,下官將一力陪同,還請段大人多多賜教,想來這些日子,下官必將受益匪淺。”
段延貴心說,一力陪同,這就是貼身監視之意吧,他遂道:“如此,有勞趙大人,”
“賜教,是不敢當的,本官倒是有事想要請教,”
趙卓為又拱了一下手,“萬當不起請教,有事請段大人示下,”
“這一路行來,”段延貴道:“由京城至會川還好,但由會川至建昌的這一路上,我們路遇了四支被搶掠過的商隊,若不是衛士還算得力,加之有都督府贈與的大旗,本官此時,說不好也在哪家山寨里做客,”
“路上如此不太平,不知所為何故?”
段延貴本不欲多事,但遇上的那幾支商隊,不但財貨被劫,甚至有女眷都遭到了羞辱。
加上現在國中情勢還算平穩,皇上登基之后,減免了百姓的很多錢糧,近兩年年歲又頗好,五風十雨,收成應該相當不錯,現在又正是應該在田地里辛勤勞作之時,卻有那么多人做起了剪徑為賊的勾當,他一時真有些按耐不住。
高家一向宣稱,他們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但在會川都督這樣重要的治所,都是如此,其它地方,又能好到哪里去?
趙卓為道:“下官等慚愧!”
段延貴看著他說此話時,面上并無半點慚愧之色,心里嘆了口氣,那位趙卓然,雖然行事多有跳脫之舉,但只要假以時日,不難成為有用之才,倒是他這位看起來頗為干練的大哥,已經成為了段延貴討厭的那類官僚。
趙卓然繼續道:“這些年,從大都督到本府演習,諸位大人都夙夜在公,不敢有片刻懈怠,奈何總有些人好逸成性,不事生產,雖多次遣精兵強將圍剿,卻總是難以杜絕,”
“下官等實在是慚愧,慚愧得很。”
段延貴一時有些不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