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聽口音你是西鄉那邊的吧?我當年還送親去過,你們那兒有個張長水認得不認得?”馬喊水已經開始和人套近乎了,他說馬得福有當官的命,實際上他對當官同樣熱衷,當個代理村主任就美滋滋的。
現在聽張樹成這么一說,他也琢磨起來,這玉泉營的吊莊安置點確實比涌泉村有前途,到時候成立新村子也肯定比涌泉村富裕,到那時候當上新村子的村主任,可就太風光了。
“認得,咋不認得,那是我表叔,你是干溝鄉的?你們那有個白喜娃,那是我挑擔。”對方馬上熱情地回應起來,到了陌生地方,遇到能拉上關系的熟人,這可是開心事。
像馬喊水一樣的精明人還有不少,其它生產隊也有人開始活動起來,四下和人套著近乎,以前橫亙在各村吊莊戶之間的隔閡似乎就這樣有了松動的痕跡。
這也就是現在的吊莊戶都還窮,要不然的話,肯定得整幾桌喝起來,一頓酒下去,大家伙兒就能勾肩搭背了。
三天之后,涌泉村的吊莊移民沒有一個跑回去,其它村子的吊莊戶也都留了下來,張樹成順利完成了楊副縣長交待的任務。
“得福,我回縣里一趟,這兩天你在這兒盯著,有啥事情暫時不要下決定,記下來等我回來商量。”張樹成要去縣里匯報工作,臨走前叮囑道。
冉江這幾天表現得不錯,但是經驗還欠缺了些,他雖然出身于農村,對農村的情況很熟悉,可熟悉農村和干好農村工作還是兩回事,所以張樹成擔心他胡亂做決定惹出麻煩來。
“我知道,剛來得多看多聽少說話,更不能做決定。”這些道理在職場也是一樣的,換了一個新工作,到了嶄新的環境當中,啥也不了解就大放厥詞,可是會出笑話的。
“后天剛好周末,你也休息下,帶你家人到鎮子上轉一轉,熟悉下周圍的環境;對了,身上有錢么?要不我先借你點,等發工資了再還我!”張樹成還細心地留意到了這些問題。
涌泉村的人剛從山上搬下來,就馬上開始挖地窩子,連周圍是啥樣子都不清楚;現如今地窩子已經挖的差多了,也該讓他們看看,周圍是不是和自己說的一樣好。
當然,這也是冉江這幾天工作表現比較出色的緣故,不僅幫著勸回來了涌泉村的吊莊戶,還引導他想出了組織生產隊的好主意,要不然他也不會主動提出來借錢。
冉江也沒矯情,他的錢都塞給李水花了,到時候去鎮上逛,給家人買東西的錢都沒有,于是開口問張樹成借了五十塊,感謝一番收好。
“行,我這就走了,你給咱們看好家!”張樹成打了個便車回到縣城,先去家里洗漱一番,和老婆孩子一起吃了個飯就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