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檸條俗稱錦雞兒,是豆科、錦雞兒屬植物,灌木,高1到4米,分布在寧夏、內蒙、甘肅等地區,生于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存活能力極強。
農林科學院的專家們為了尋找合適的防沙固沙植物,走遍了各處沙漠、戈壁荒灘,最終篩選出梭梭樹、白檸條等多種植物,并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培育和種植,其中寧夏以白檸條居多。
“咱們現把這片沙漠種滿草方格沙障,然后在沙障里撒上各種耐旱植物種子,將白檸條種子進行浸種催芽處理,下透雨后在粘土沙障內,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檸條穴播、撒播、條播……”劉所長興致勃勃地介紹著他們的最新技術。
“這項技術額們已經研究了很久,現在就缺一個像你們這樣合適的地方進行試驗了!你們算是幫了額們的大忙了!”
“一旦這項技術研究成熟,就可以在咱們寧夏乃至整個三北防護林地區的沙漠里面,種上一條由草方格沙障連成的沙漠長城,把沙塵暴擋在長城外面,讓咱們的老百姓不用再受沙塵暴之苦,可以安居樂業地生活!”
一想到未來草方格沙障和白檸條鋪滿沙漠的場景,劉所長就豪氣頓生,恨不得立馬開干。
冉江看到的是,馬喊水、李大有他們再也不用頂著沙塵暴去挽救那些剛長出來的秧苗,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了。
而王主任想到的是,自己站在區農業廳的表彰大會上接受表彰的場景……甚至還有可能是國家林業局的表彰大會……
他們的目的各不相同,不過都是為了早點把試點搞成,所以大家一起努力,迅速向上級部門提交了申請。
區里林業廳下屬的三北防護林建設局也很快做出批復,同意在玉泉營開設試點,進行草方格沙障的實驗。
他們甚至還給撥了一些工具、種子和少量資金,來支持他們的工作,劉所長也和王研究員一樣,干脆在玉泉營扎下根來,帶著他的學生開始了前期研究工作。
冉江忍不住好奇起來,劉所長是研究草方格沙障和白檸條治沙的專家,凌一農教授是研究菌草治沙的專家。
那么,等到時候凌一農教授來到玉泉營,見了劉所長之后,會和他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不知道是不是能把這兩項技術相結合,開發出更有效的治沙技術來?
“這東西能治沙塵暴?”李大有、馬栓悶等人看著專家們在沙漠里忙活,感到很好奇,只是他們都不覺得,這種只有二三十厘米高的麥草能治得了沙子。
“就你一天事情多!”馬喊水張口就罵,“當時王研究員剛來的時候,你們是咋說的?現在又是啥樣子?”
這下,大家伙兒都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