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旅游節,我們可是把前幾年的積累全砸進去了!也找了許多有實力的商家,上級領導也很支持,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我們絕對有信心把這件事辦好!”說話的時候,小組長滿臉的自豪。
“只要這個旅游節搞成,就能從量變到質變,把我們沙縣小吃的牌子徹底打響;算下時間,剛好可以在這次旅游節上把我們的商標正式推出來!”
“旅游節的主題肯定是不能變的,不過可以給你們幾個展位,將來究竟能吸引到多少資源,就看你們的!”
小組長已經想好了,到時候肯定要把閩寧合作的牌子打出去,這樣的話,大領導過來參觀的時候就能看見,我們的工作就落到他的眼睛里去了。
這說明我們沙縣不僅能很好地完成帶領境內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工作,也沒有忘記上級安排的任務,牢牢地將東西部協作、將閩寧協作記在了心上,并且已經做出成績了!
冉江也能猜到一些,不過沒有任何不滿,反倒是充滿了感激,人家的確得到好處了,但自家得到的好處更大!
能不能吸引到投資先不用說,光看這次旅游節的規模,福建的電視、報紙以及其他媒體肯定都會進行高密度的報道,到時候那怕只有幾個鏡頭從西海大盤雞的攤位前閃過。
那么西海大盤雞這個名號,就在福建打響了,以后再去福州、廈門、泉州等地開店,就方便多了。
“謝謝你們能給我們玉泉營這次機會,我們一定配合好你們的工作。”冉江再三感謝。
然后把自己的態度也擺的很正,自己是來沾光的,可不能喧賓奪主,就算要做出花樣,那也是捧沙縣方面的。
“那我們以后多多溝通,等旅游節的安排細節確定下來之后,再邀請你們來沙縣,我們一起把這個活動搞好!”又一項合作就此敲定。
會議結束之后,冉江繼續在沙縣學習考察,同時讓馬得寶給玉泉營打電話,讓水旺帶人過來接手莆田廠區的店鋪。
他和麥苗這些天也學了不少東西,必須跟他一起回去,把這些傳授給玉泉營的鄉親們。
幾天之后,冉江帶著俞廣清主任,幾名俞邦村的村民,返回了玉泉營,返回了金灘村,哦不對,現在已經叫閩寧村了。
到了村里,正好看見陳金山帶著凌一農教授過來,“來來來,得寶,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我們胡建的菌草養殖專家凌一農教授!”
“陳縣長,這位是我從沙縣請來的小吃產業帶頭人俞廣清主任!現在金灘村有了兩位老師的幫忙,老百姓的日子一定能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