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尕娃的大盤雞店門口,只見已經貼上了新告示:凡閩寧協作工作人員到此用餐,可享八折優惠。
這雖然只是很小的一個細節,但陳金山、林教授和俞主任等人看了,都非常感動,這說明玉泉營人是懂得感恩的。
“得福,不用這樣吧?你們現在還很不寬裕,沒必要做這些事情!”陳金山覺得心里暖乎乎的。
雖然就算玉泉營人不懂得感恩,他們也會繼續堅持工作,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可能得到這樣的正面回饋,他們的干勁就更足了。
“你們為了額們大老遠的跑過來吃苦,額們現在也沒辦法回報太多,只能稍微表示下心意!”冉江把他們帶了進去。
店里如今已經坐滿了,不過看到他們過來,馬上就有人起來讓位置,懂得感恩的可不只有冉江他們。
客氣一番坐下,這回不用冉江叮囑,尕娃就端上來完全沒有用辣椒的大盤雞,凌教授和俞廣清都吃得很開心。
“這種口味在我們胡建,也會有很多人喜歡,不管是福州還是廈門,開店都沒有問題!”俞廣清仔細品嘗后說道。
他是餐飲業的專家,這么一說冉江和馬得寶就更放心了,“那俞主任你們先休息兩天,額帶你們去各家店都挨個看一看,然后咱們再商量這事該怎么辦!”
“不用休息,明天我們就開始做!不,其實現在就可以!”不等吃完,俞主任就開始了工作。
先去后廚看了看衛生情況,又翻了尕娃的賬本,然后讓林樓當翻譯,聽取了其它食客的意見。
吃完飯,大家也不想休息,都聚到閩寧村的村委會來開會,討論如何帶領閩寧村的老百姓脫貧致富。
“光靠勞務輸入只能解決短期性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找到合適當地人的產業才行!得福提出的學習沙縣小吃開連鎖店是一個路子。”陳金山開口說道。
“不過光靠這個還不夠,大盤雞店適合那些有能力出去闖蕩的,留在村里的老百姓也需要項目!”他說話的時候不停地看凌教授。
“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凌教授都被他看煩了,“不就是想讓我幫忙教他們種蘑菇么?”
“但是我也早就跟你說過了,菌草養殖雙孢菇的技術,雖然在胡建已經獲得了成功,但是寧夏的水土、氣候和胡建都不一樣,我必須先試驗成功了才能推廣!”
“那么,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從哪里找人來做這個試點!”和電視劇里一樣,尋找試點成了問題。
想要修建一座蘑菇棚,起碼也得兩千塊,誰敢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