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放下酒杯后看向在工商局上班的田景昊,“老田,你那邊有沒有清州市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和銷售數據?我想給村里找個合適的項目!”
“銷售數據倒是有,種植情況的話……我去找農業局要好了!明天晚上給你拿來!”田景昊滿口答應。
“其實省里面現在也挺關注經濟作物種植情況的,除了出臺政策支持之外,還號召全省農業科技部門搞技術革新,我再幫你搜集下這方面的信息吧,要是有什么好項目,我就把資料給你寄過去!”班天云想起了自己在報紙上看到的信息。
“你搞經濟作物種植,需要什么機械設備可以給我說,我幫你想辦法!”在機械廠上班的李復生插話道。
冉江這些同學雖然都才剛剛參加工作,可由于如今國家對大學生的重視,幾乎個個都是單位的寶貝,要想辦點小事兒還是很容易的。
有了他們的支持,冉江辦事要方便不少,第二天先跟著班天云去書店里買了一堆書,有人民黨的章程歷史,有政府的工作報告等等,讀懂了這些就能明白這個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區別,再做什么事情就有把握多了。
另外,還從班天云那拿到了一大堆舊報紙,都是近一段時間國家、省里和市里的主要報紙,這些是對書籍的有益補充。
在《山海情》世界,當領導的每天都會看《新聞聯播》和各種報紙,以便及時了解動態,冉江也學會了這種辦法。
等他把這些報紙好好研究一番,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通過研究田景昊送來的數據資料,冉江對該在獨山村搞什么項目也基本有底了,然后再讓田景昊幫忙,在市里買到了一些必須的材料。
忙活幾天之后,冉江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返回溫洞縣,再坐班車到了黃平鎮,在鎮上找了個順風車,到了獨山村腳下。
這最后一段路就只能靠走了,這么多書、報紙還有搞經濟作物種植所需的材料,加起來分量可不輕。
要是換成以前的冉江,怕是只能先在山腳下找戶人家把東西寄存,再去獨山村喊人下來幫忙,才能把東西背回去。
不過現在好了,他的身體素質等到了增強,一個人背著走走歇歇,沒過多久就回到了獨山村。
“冉村長,你回來了?這么多東西,咋也不喊我們幫忙?”一回到村里,看見他的村民就趕緊過來幫忙。
同時從他們的眼中,冉江還看到了真誠地笑容和一絲擔憂消除后的釋然。
他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估計村民是擔心他這個大學生受不了獨山村的苦,一去不回,現在看到他回來,總算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