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這種小農經濟模式遲早會被工業化浪潮摧毀,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從自己手上開啟工業化,先下手為強。
安慰一番之后,冉江暫時安撫住了老田頭和田大有,回到村辦公室,把休息好的趙天波喊出來,倆人一起在村里轉了起來。
爬上一座山梁,整個獨山村盡入眼底,冉江突然說道,“這次幾位領導都很重視這個項目,省廳的畢處長打算把項目申請成省級重點項目,縣里秦書記親自擔任小組長,趙鎮長您也是小組成員。”
不管趙天波之前和這事兒有沒有關系,他身為黃平鎮的鎮長,獨山村的頂頭上司,這事兒就注定繞不開他,再加上趙天波和吳方遠關系并不是很近,所以秦茂業也把他放到了小組里面。
“是啊,這個項目確實很好,各位領導這么重視也是應該的。”趙天波有點犯迷糊了,你給我說這些干啥?在我面前顯擺?
“各位領導這么重視,那就算是讓獨山村每家每戶都種上雙孢菇也不夠!必須拿出更耀眼的成績,才能讓領導滿意!”
“小冉,你的意思是?”嗯?難道你肯把這項技術傳給黃平鎮其它村子的老百姓,讓全鎮都種上雙孢菇?
“趙鎮長你看,獨山村的位置還是有點太偏了。”冉江指著蜿蜒的山路說道,“就算通了路,到鎮上也得半個小時,而且村里人口不多,水資源匱乏,想辦工廠都辦不起來!”
冉江想的比他要深遠多了,“咱們黃平鎮窮是窮了點,不過現在重新修了路,去縣城方便的很,而且鎮政府還在河邊上,也不缺水!完全具備搞幾個雙孢菇的深加工工廠的條件。”
成為省重點項目,就意味著雙孢菇種植肯定會進行大規模的推廣,而獨山村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在推廣后就不占優勢了,人家明明能在很近的地方就買到雙孢菇,為啥要來你這樣的窮山溝?
老田頭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玉泉營能把項目做大做強,和距離銀川只有幾十公里,靠近火車站,地理位置優越有著離不開的關系。
你要是換成涌泉村,那就不行了,幾百公里的運費算下來,他們的雙孢菇就算能運到銀川,也沒辦法賺錢;依靠本地市場的話,西海固又有多少人吃得起雙孢菇?能有多少消費能力?
所以,自從那天讓班天云過來采訪之前,冉江就想好了解決方案,現在事情發展比他預期的還要順利,這些方案也可以拿出來了。
獨山村自己搞很難搞出名堂,聯合整個黃平鎮一起搞,那就不一樣了,完全可以把黃平鎮打造成玉泉營一樣的雙孢菇養殖基地,利用集群優勢和深加工技術,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而獨山村作為項目的發起者,也會在其中占據較大的好處,不用為日后的生計發愁,老田頭他們的日子只會更好。
“這是秦書記說的?秦書記要在咱們黃平鎮建工廠?”趙天波馬上激動起來,這可是送上門的好事兒啊,現在誰不知道建工廠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