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既然靠種地過不上好日子,那么就應該繼續改革,發揮咱們義烏的傳統優勢,把小商品行業做起來。”這些信息都是邱英杰已經知道的,所以完全可以拿來說。
當然,更主要的是冉江知道謝高華的為人,他不會因為這些話而生氣,只要是對老百姓好的,他都愿意去嘗試。
“是啊,黨讓我們為人民服務,我們卻弄得老百姓沒飯吃,這種事不能干。”謝高華陷入思索之中,他似乎已經被冉江給說動了。
“中央的政策或許會有小的反復,但大的方向一定不會變,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對此,冉江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
“英杰啊,義烏就需要你這樣有知識有文化,思維活躍的年輕人啊!就跟你剛才說的那樣,這幾天你先不忙著開始具體工作,一邊研究資料,一邊多走走多看看,好好熟悉義烏現在的情況!”謝高華很是欣慰,這是真正的人才啊。
“等下周的時候,我會組織大家開會,討論剛才咱們碰見的問題,到時候你要在會議上發言!”他似乎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幾天后,會議如期舉行,一開始就有人激烈反對,“上面要嚴厲打擊各種投機倒把活動,像雞毛換糖、街頭擺攤這樣的經商活動,是投機倒把,是資本主義的尾巴,我們應當給予堅決的打擊,應當毫不留情地割其尾巴!怎么還能鼓勵呢?”
馮大姐與駱玉珠緊張地坐在會議室走廊里的椅子上,駱玉珠察覺到馮大姐的不安,暗暗攥緊她的手。
會議室里謝高華一臉地波瀾不驚,抱著胳膊掃視著每一個人,目光落在埋頭記錄的冉江身上:“小邱啊,你這個北京飛回來的高材生怎么一言不發呢?”
“謝書記,各位領導,我回來這幾天在我們義烏做了幾天社會調查,盡管我們在抓緊封堵治理,做小商品交易的老百姓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了。”
冉江一開口就抓住了要點,他看了眼謝高華,謝高華的目光支持他繼續說下去。
“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義烏自古有雞毛換糖做小買賣的傳統,即便批資本主義最激烈的那幾年,義烏始終沒斷過搖著撥浪鼓雞毛換糖搞經營的歷史,甚至一些大隊、生產隊、公社干部親自帶隊外出了。”
陳金水緊張地瞪著冉江,他那時候就是領頭人,現在卻生怕別人提起這事兒,他猛地一拍桌子,“胡說八道!你聽誰說的?那時你還是個娃娃!”
謝高華端起茶杯,輕描淡寫地道,“陳鎮長,干嘛這么激動,是不是你也帶過隊啊?”下面傳來幾聲偷笑。
冉江鎮定自若地說:“問題出來了,為什么雞毛換糖在我們義烏像野火春風,你怎么打、怎么禁、怎么趕,它就是斷不了根呢?我看是市場的春風從民間吹來了,老百姓告訴我一句話:窮到頭了,自然就得想辦法求活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