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有言:搗鬼有術,也有效,但以此成大事者不多!冉江的手段雖然不能說是搗鬼,但也局限于術的領域,而距離大道相差甚遠,他如果長期沉迷于此,以后的發展一定很有限。
就拿他在《山海情》世界的經歷來說吧,他對張樹成是由衷的佩服,可仔細一想,這種佩服是來源于張樹成的術么?
張樹成不是不懂術,那天五位領導一起過來,現場卻只有四把椅子,張樹成的應對讓他大開眼界。
然而他真正佩服張樹成的,可不是這些小手段,而是他一心為民、敢于做事、事事當先的品質,要是沒有這些品質,那張樹成就成麻青云了。
你敢說麻青云就不懂這些小手段?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這些小手段他可是比張樹成懂得多多了。
但冉江可是一點兒也不佩服麻青云,甚至還有些鄙視,他最多是一個腦瓜子活絡的官僚,絕對沒辦法成為張樹成、謝高華這樣受老百姓尊敬的父母官。
“我的話可能有點重,你做的這些也是為了咱們義烏的老百姓,出發點還是好的,而且也讓我減輕了不少工作,讓義烏的老百姓能找點得到便利!”看到他虛心接受,謝高華很高興。
“不,您說的很對,我這段時間確實是有些過于沉迷這些小手段了!搞得就好像全世界就我一個人腦瓜子聰明,其它人都被我玩弄于股掌之間,我甚至為這些感到得意。”冉江連忙搖頭。
“但是聽您這么一說,我才意識到!這不是我聰明,而是咱們義烏的干部都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他們才會支持我的方案,甘愿當這個出頭鳥!”一想到這些,冉江真的有些汗顏。
張貴華、陳局長他們都是多少年的老干部了,參加工作的時間比自己在玉泉營、在黃平鎮加起來的時間都要長,他們真猜不到自己的意圖么?
顯然不是的,他們之所以同意,一來是自己狐假虎威,他們誤以為這是謝高華的意思;二來也是這個方案確實可以給義烏的老百姓還有他們單位帶來好處。
謝高華在會議的最后舉手同意,是他一把手的擔當,而這幾位領導在會議上的發言,也是他們本單位一把手的擔當。
“想明白就好,我參加工作這么多年,也見過不少人,有些人整天都想著怎么琢磨人,怎么玩弄小手段!”
“實話實話,他們之中確實有些人得了便宜,比別人走的更快一些!不過他們的路走得不穩!有的升上去之后就再也動不了了,有的甚至因為犯事進去了!反觀那些踏踏實實做事的人,路遠比他們穩得多!”謝高華和他交心了。
這和《山海情》里,馬得福糾結的高速路跟獨木橋是一個道理,在玉泉營,冉江缺了這一課,今天謝高華給他補上了。
冉江鄭重地給謝高華鞠了一躬并再次承諾,“謝書記,我在大學聽了很多課,今天您也給我上了一課,這堂課對我的重要性甚至還要超過那些教授傳授的知識,我會一直記在心里,并以此為標準指導自己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