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一新的湖清門市場人頭攢動,行人摩肩擦踵,到處都是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上百個攤位面前幾乎全都擠滿了人。
之前裝修歇業,好多客商天天都過來看,現如今終于開始營業了,他們趕緊拿出準備好的錢,打算進去大肆采購一番。
“這拖把多少錢?……我買五十把能便宜點不?”
“我這已經是最低價了!實在是便宜不了,要不你看這樣吧!價格還是那個價格,我這邊再多送你五把?”
“行!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對了,這個扣子多少錢?……給我拿五包這回也多送我一包吧?”
這樣的場景幾乎在每個攤位前同時發生著,冉江和張貴華在辦公室里面看了,臉上滿是欣慰。
“原本我還擔心兩千塊的租金太高了,明年估計就沒這么多人租了,現在一看,哪里還用擔心啊!明年就算是漲到四千塊,也有的是人搶著要!”
“在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略微提高一點租金倒是很合理,不過這些商戶都懂得‘出六進四’的規矩,我們這些做市場的,可不能比他們還落后啊!租金可以漲,但也要給他們留下充足的利潤空間。”
“哈哈,我也就是這么一說!肯定不會一下子就漲到四千塊!想增加收入,我看還不如把后面的那塊地也利用起來,擴大市場規模,今年一百個攤位,明年增加到兩百個!那可就是四十萬了!”
“不止呢,明年雖然漲不到四千塊,兩千五還是有可能的,這么一算就是兩千五百塊了!”
“哦,對了,想增加收入的話,不只是提高租金一條路!”冉江指著市場里費力地背著大包小包往外擠的顧客。
“咱們工商局可以購買一批三輪車,然后租給個體戶,讓他們來幫助這些商戶拉貨送貨,按月收取管理費用,這樣也能多不少錢!”冉江想到了物業公司,現如今成立專門的物業公司還有點早,就只能讓工商局出馬了。
“那為什么不成立三產公司自己干?這樣賺得更多吧?”張貴華馬上意識到,這絕對是一個好機會。
“呵呵,張局長,咱們現在可是裁判員,要是再下場當運動員的話,怕是有些不合適吧?”咱又不是日本奧委會,干不出這種事兒了。
“而且有一說一,要是咱們成立三產公司,那你準備安排多少蹬三輪的工人,多少管理人員?平時怎么管理?賺的那點利潤頂得上人員支出不?負責蹬三輪的會好好給這些商戶拉貨送貨么?”
張貴華不說話了,不用想也知道,現如今沒工作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要是他們成立三產公司,但凡是有點關系的都得來打招呼塞人!而且那些拒絕不了的,來了三產公司之后,一準兒干拿錢不干活。
光不干活兒還算是好的,就怕他們想搞東搞西;至于那些蹬三輪的,也會以老子是工商局的人自居,怎么可能服務好這些商戶?
“英杰,你年輕歸年輕,這方面的經驗卻是一點兒也不少啊!這個三產公司還真不能做!還是就按照你說的,買些三輪車租給其它人吧,這樣賺得錢可能少點,但省事兒,安心,也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