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啊,你們快來看看這篇報道,一名皮革廠的廠子,竟然專程來杭州收回賣出去的假皮鞋,這個新聞可是太不一般了!”這篇新聞報道很快就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新華社杭州站的記者唐巖。
“我看看!”同一間辦公室的副站長好奇地接了過去,小毛的文章寫得很詳細,不僅寫了黃鶴在武林廣場當場掏錢賠付的過程,還寫了他此前曾經去寧波干過同樣的事情。
“現在市面上能買的東西是越來越多的,可是質量就不敢保障了!以前買東西不容易,不過只要買到手,基本不用擔心質量的問題,現在么,買的時候還得仔細看,免得買了假的回去!”副站長也頗為感慨。
然后從專業角度評價這篇文章,“這文章文筆不錯,細節也很詳細,但是有個很大的缺陷,沒有把這個黃鶴為什么這么做寫清楚,相當于只寫了部分事實,卻沒有進行深度挖掘,這樣的文章是不完整的。”
“那么這個黃鶴到底為什么會這么做呢?這么多雙皮鞋十倍賠償,加起來可不是個小數字啊!總得有好幾千塊了吧?”副站長要是知道黃鶴賠出去了幾萬塊,肯定會更加驚訝吧?
“難道是國營廠的廠長?被上級領導發現了,所以才這么做?”唐巖猜測道,他覺得黃鶴是為了保住自己廠長的職位才這么干的。
“不一定!”副站長搖搖頭,“國營廠可沒那么容易批下這筆錢來,退貨或者換一雙質量好的皮鞋沒問題,十倍賠償廠委會恐怕不好通過吧?工人們也不答應啊,賠了錢那廠里的盈余就少了,盈余減少他們的獎金就少了,誰會愿意?”
他的工作經驗可比唐巖豐富多了,很熟悉國營廠的做事規則,覺得這么干不太現實,“你要是不信,給《杭州日報》打個電話問問好了,順便再給他們打聽打聽,看看黃鶴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跑這么遠來賠錢的。”
“好!”唐巖拿起電話給《杭州日報》打了過去,新華社和《杭州日報》平時打交道挺多的,沒費多大功夫就找到了這篇文章的作者小毛。
小毛把自己知道的情況統統說了一遍,“……你說的這些問題我也很好奇來著,可惜那位黃廠長走得急,把所有假皮鞋回收完畢就回去了,這些問題我還沒來得及問,原本想過去繼續采訪來著,可惜被領導給否了!”
小毛還解釋了一番,“你也知道,我們叫《杭州日報》,主要負責報道杭州市內發生的事情,這位黃廠長的店開在義烏,他也不是杭州人,我們就沒什么理由繼續進行追蹤報道了。”
“哦,是這樣啊,那你還知道什么情況?比如這位黃廠長的店在義烏什么地方?”唐巖追問道,然后拿起筆把小毛告訴他的信息仔細記錄下來。
掛了電話之后,副站長笑著問道,“怎么,動心了?想去義烏進行深度采訪?”
“嗯,是有這個打算,我覺得這個現場很有深度采訪的價值,現如今制假售假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突然出現這么一位人物,很有必要分析下深層原因!”唐巖點頭回答道。
新華社的記者可以說是全國消息最靈通的一批人了,唐巖平日里也沒少接觸過類似的信息,不管是他在街面上的所見所謂,還是工商局等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都可以看出一些類似的趨勢。
“那就去吧!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挖掘出很多東西來!你打個報告,我給你批了,然后去財務那兒領差旅費,盡快趕到義烏!”副站長爽快地答應了。
“好,我現在就寫!”唐巖飛快地寫好外出采訪申請交給副站長審批,然后給火車站打了個電話,讓熟人幫他預留一張最快前往義烏的火車票。